转融通试点开启全新金融创新
2012-08-31   作者:周子勋(资深财经评论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8月30日正式启动转融通业务试点,标志着酝酿了两年之久的转融通业务终于开闸。此次转融通业务的正式推出,与今年以来的证券改革一脉相承,是进一步推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关键一步,尤其是在目前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此项业务更是被寄予稳定市场的厚望。
  实际上,自今年2月以来,转融通业务就已作了三轮技术测试,参与方包括证券金融公司、中登公司、沪深证券交易所、25家前三批两融业务试点券商和部分商业银行。
  不可否认,转融通业务的推出将为沪深股市带来活水。业内人士预计,按有关规定推断,11家试点券商首日转融资业务总规模可能超过50亿元。据测算,按平均2倍杠杆计算,转融资业务首日最大可为市场提供约100亿元增量融资规模。不过,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而言,转融通带来的效果还很有限,而所谓的做空机制对于目前的证券体制影响同样微小。
  转融通业务推出,得益最多的还是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将扩大他们在融资融券上的收入来源。对于证券公司而言,转融通业务将刺激融资融券业务总量的增长。而可融标的证券的来源大多为保险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即真正长期持有而不计较短期收益的股东。在过去,证券公司只是单纯地凭经纪业务取胜,靠天吃饭,转融通业务的推出,意味着一个全新的金融创新时代的到来。
  由于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货币市场的资金难以流入证券市场。转融通推出后,转融通将打通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证券公司可通过证券金融公司这个正规渠道获取资金,这无论对市场还是对券商都十分有益。与此同时,转融通推出之后,宏观经济、金融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将得到加强,特别是转融通相当于打开了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更加紧密结合的一个入口,银行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将更为直接。此外,转融通推出之后,证券金融公司将能很好地隔离两个市场的风险,社会资金也将得到更高效的配置。
  而作为融资融券的配套制度,转融通业务能促进融资融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做空与做多双向交易能抑制对新股、题材股的刻意炒作,对发现市场合理价格产生积极作用。在新格局下,投资者可能会从过去关注题材股、小盘股渐渐转向有业绩支撑的蓝筹股,有助于吸引新的长期资金入市。值得注意的是,从制度设计上看,我国的融资融券交易实行的是提价规则和禁止裸卖空制度,这也就限制了卖空的力量。
  事实上,从技术的角度看,可使转融通的标的证券范围与融资融券业务标的证券保持一致。同时,证券出借交易实行固定期限,分为3天、7天、14天、28天和182天共五个档次。为此,业内人士估计,这可能明显刺激标的股票的成交,加剧个股波动,也有助于扩大整个A股市场的平均成交额。
  当然,为了保证证券出借人的相关权益,沪深交易所规定,在转融通合同执行期间,借入人应就标的证券所享受的包括现金及股票分红、认购优先股及配股等权益向出借人提供权益补偿。只是,沪深交易所的细则并未对借出证券(尤其是股票)的表决权做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此举可能为新推出的转融资业务埋下法律隐患。正如有专家所言,“在股票借出后,如果上市公司开股东大会表决重大议案,那表决权到底归借出人还是借入人,细则里并未明确规定。如果说表决权归借入人,那么借出人(尤其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将由此失去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并由此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并因此产生法律纠纷。”
  不过,整体而言,做空机制对沪深市场的影响有限,“浑水”那样的恶意做空模式,在目前A股市场面临融券规模过小、融券成本过高等诸多障碍。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恶意做空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而两融业务的推出,也为后续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创造了新的条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融资融券“升级” 转融通 做空盈利已在中国股市显现 2012-08-31
· [投资论语]转融通只转了一半 2012-08-31
· 转融通时代回避四类品种 2012-08-30
· 转融通有叶公好龙之嫌 2012-08-29
· [网民关注]转融通须防恶意做空风险 2012-08-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