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回购消息提振,宝钢股份昨日强势涨停,多只钻石底随之联袂上涨,带动股指上行。 自从有“钻石底”之称的上证指数2132点破位之后,极度看空中国股市的言论四处弥漫。一方面,经济下行的恐慌被过度放大,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监管层所推出的一系列股市新政蕴含的潜在利好置若罔闻。跌跌不休成了A股的主旋律,甚至一些旨在呵护股市、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言论也受到网民愤激的围攻与抨击。这一切,说明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溃散到极为严重的程度,如无有效的手段和机制加以提振,中国股市前景堪忧,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将难以估量。 如何提振股市信心?有形的政府之手当然可以发挥作用。但过往的实践经验一再证明,所谓的股市维稳政策固然能起一时的效果,但最终不能改变市场规律作用下的股市走势,而且会强化股市的“政策依赖症”。因此,股市向好终究要靠其内在的市场机制所发挥的调节功能。从中国股市长远发展这一千秋大业着眼,目前的低迷行情,未尝不是各方探索以市场化手段来挽救股市危机的历史契机。将宝钢股份回购放在这一视角下考量,其意义不容小觑。 从市场化的角度看,回购股票是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既能维护并彰显上市公司的固有价值,也能通过回购当下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谋求未来的资本收益。这是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的根本动力所在。回购股票的力度越大,越能够证明上市公司认可自身价值。对投资者来说,它所传递的信息比常规的信息披露更真实,也更有说服力。因此,回购行为对于公司股价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宝钢股份宣布50亿回购方案后,其股价应声涨停就是明证。 作为市值管理的一种手段,股票回购在境外市场上十分常见。有统计表明,美国市场每年的公司回购次数平均为580次左右,每年平均发生回购的公司超过400家。众所周知的案例是,去年在美国股市低迷时,巴菲特宣布回购旗下公司股票。最新的一个案例是,宝洁公司日前公布,受益于快餐部门销售强劲带动,截至6月底的纯利升近45%,计划回购总值40亿美元股票。相比之下,回购在A股市场的案例不多,迄今只发生过30例。 毋庸讳言,市值管理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似乎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究其因,一则是因为中国没有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上市公司高管的收入基本上和公司股价没有关系;二则是由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制度极不完善,股价的走低很难导致相关上市公司被对手并购,控股权与股价无关自然使得大股东丧失维护股价的动力。这两点与美国恰恰相反。中美两国股市回购案例的数量反差皆因于此,这种差异应成为中国监管层未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尽管回购股票属于上市公司财务自治的范畴,外力无权干涉,但在弱势行情中,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终究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善举。以此观之,如果宝钢股份回购能够引发A股其他上市公司的跟进,形成一波回购潮,则不仅是相关上市公司之幸,也将对中国股市形成真正的提振作用。当然,前提是这种回购必须是市场化的,即:它是基于上市公司理性决策后的自发行为,其背后不应有“窗口指导”的魅影,也不应有敷衍“救市”呼声的杂芜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