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有,咱也要有,比着买”的现象较普遍。据介绍,不管哪一级医院,只要有条件,就能上好的不上孬的,而不是科学论证,根据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原来还作为高端设备的CT现在已经开始向乡镇卫生院普及,直线加速器一台1000万-2000万元,好的CT、MR,也几千万元,越来越高档,越来越贵。(8月26日《大众日报》) “比着买”与“跟着建”一脉相承,医院大搞设备采购的扩张之势,其实从属于建设扩张的整体利益。一方面,在纵向上,很多大型公立医院都在跑马圈地盖大楼、买设备,掀起了新一轮扩张潮。不断挤压中小医院和基层医院的生存空间;基层医院,甚至乡镇医院为了生存,也会被迫“扩建强购”,以防被抛离过远。另一方面,在横向上,区域之间,彼此之间的竞争同样存在,“没有最大,只有更大”的思维加速了扩张冲动,由此陷入了“贪大由全”的循环之中。 究其原因,跟大学的举债扩张热一样,都是逐利思维在作怪——无论是大学还是医院,在追求社会效应的同时,将最大的获得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人靠衣裳马靠鞍,而大而全的大楼与设备,显然是实现这种目标的最简捷的“终南捷径”,说面子工程也好,形象工程也罢,关键在于,从当前的在大医院跑马圈地异军突起,到中小医院纷纷跟进,暴露出恶性竞争已经相当严重。 恶性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在很多乡镇卫生院,通过大投入后,硬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面临着无人问津的结局;在技术水平有限的语境下,增添的设备要么成为摆设,要么就成为赚钱的名目,对于治疗水平的提升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羊毛”出在“人”身上,“设备竞赛”带来的沉重债务负担,以及采购成本,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消化,从而导致患者负担的增加。结果是,尽管医疗保险的报账比例越来越高,但患者的医疗负担却没有明显的下降,不断增长的国家医疗投入,最后为“军备竞争”买了单。 与医院设备不断扩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的医生流失,以及医科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医生行业的尴尬现实。结果,虽然医院的硬件越来越好,但有的医院服务的水平却越来越差,各种医疗事故的不断发生,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的互不不信任,医院人才资源必然会加速流失,从而陷入更大的恶性循环之中。因而,可以说,医院搞“军备竞赛”是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产生了偏差。 如果将硬件比作表的话,那么优质的人力资源和服务水平,才是增强竞争力的内核。钟南山院士曾说过:只有大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少,医改才算成功;如果医院越搞越大,就说明改革是失败的。同理,医疗设备采购越来越疯狂,表明医院公益性的路会越走越窄。如何实现量力而行,切合实际,科学规划,长远发展,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遏制越来越疯狂的设备采购之风,应当成为卫生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