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进出口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实现全年外贸10%的增长目标面临压力。很多人认为,外贸下滑的关键因素是主要出口市场经济不景气,把重振外贸雄风的希望寄托于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笔者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需下降只是外贸危机的导火索,中国自身国际竞争力下降导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失才是外贸危机的根源。 为什么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严重通货紧缩变成严重通货膨胀,官方公布的CPI同比增长率在2011年7月达到了6.5%的37个月最高点,中国的生产经营比较成本大幅攀升,至今仍然还在继续,只是速度放缓。在这种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为中国赚取外汇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遭到重创,许多企业因无法承受高成本压力而流出中国,寻找成本低廉的地方组织生产经营,其中包括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500强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的有效生产力开始流失,中国经济长期以来赖以实现高速增长的出口引擎遭到了削弱。 要命的是,这种危险趋势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转型、升级、调结构”大潮,全国各地都要追求高精尖产业,各个城市都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每个角落都要大搞现代服务业,而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造成的有效生产力流失却漠然视之。这是因为在相当数量人们的心目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被外国人残酷剥削的“血汗工厂”,中国从此都要搞高科技、赚大钱。许多公开发表文章中充斥着对中国赚取微薄代工利润的不甘,洋溢着对苹果、耐克、阿迪达斯等跨国公司赚取高额利润的艳羡,好像所有人都要像“高富帅”一样享受“有品质和尊严”的生活。 殊不知,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在对从中国迁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翘首以待,对大驾光临的“剥削阶级”热情拥抱,他们坚信,拥有能够占据市场需求的有效生产力才能够有国家的未来。此消彼长之间,中国的出口减少了,进口增加了,因此,7月出口同比仅增长1%,而进口却增长了4.7%。 事实证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字之差,却绝非一步之遥,而是一条艰苦奋斗的漫漫征途,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都只能是一厢情愿。30多年以来,许多国人的创造力充分发扬于构建“山寨大国”和“伪劣强国”,甚至于相互往对方肚子里送“色香味美”的廉价毒物以牟取暴利,更何况一般商品,其创意之新奇、规模之宏大足以名垂人类经济史。这种陋习已然深入骨髓,要改变需要无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还需要不短的时间,绝非一蹴而就、朝发夕至。 “转型、升级、调结构”需要时间,“中国创造”需要积累,新财路尚未成功开辟,旧财路切不可放弃,否则衣食有忧。在高精尖产业、先进金融业尚未能执中国经济牛耳之际,盈利以美分计算的虽然微薄却很实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我们不应忘记,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赚来了巨额外汇,然后支撑中国实现了经济奇迹。 中国这样的超级人口大国,根本就没有理由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精尖产业和先进金融业虽然光鲜亮丽,但是并非一日之功,以当前情况来看,我们应该稳步向前,避免结构转型过程的急功近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