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一篇文章指出,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无法为中国经济提供庇护。今后如果中国只能继续推动投资,没有其他办法维持经济增长,那么五年内中国的外汇储备都将被耗完。对于这种观点,我们需要怎样认识和解析?我认为,危言耸听之中的警钟和忠告值得重视。
首先,这种“危言耸听”给中国经济现阶段的稳定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市场上投机套利非常严重,这种投机状态不仅不利于发展,反而会消耗过去的积累,浪费储备资源,使中国外汇储备缩水及外汇储备耗尽存在着很大的可能性。由于市场精气神高度集中投机套利,而非发展实体和实业,再加上监管方面的缺陷,为热钱提供了炒作的空间和造势的平台。于是,这种投机套利行为被热钱利用,使来之不易的外汇储备被自己的盲从行为所消耗。
因此,我们的外汇储备虽然实力雄厚,但这种规模并不足以抵挡国际对冲风险。我们目前拥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而国际外汇市场一天的外汇交易量就高达5-6万亿,我们的规模阻挡不了热钱的投机炒作。我们不能高估自己、低估国际市场和国际对手,如果没有自己的发展策略和风险识别力,没有综合和长远的战略规划,外汇储备将会很快被花掉、被毁掉,最终被消耗完。
其次,藏汇于民战略依然步履艰难。我国关于外汇储备的话题已经持续10多年,但至今焦点依然停留在原点:外汇储备数量太多,效率不足。这个话题没有进展,足以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退化和低效。我国虽然具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却是全球较小的外汇市场,甚至外汇市场并未全面开放。
目前,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处于重要关口。一方面,我们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国家财富的象征引起世界关注和投机者的追逐。另一方面,我国央行对冲成本加大,外汇资产价格与价值缩水的担忧正在增加。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国一直试图通过金融改革落实藏汇于民的战略和对策,但在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强烈预期下,我们的藏汇于民战略面临巨大的阻力和干扰。由于市场急于将美元与人民币进行兑换,拒绝或减少美元资产是一种潮流和趋势,这种民间和社会过于短期、简单的认知和需求,将直接影响我国藏汇于民的战略实施和进程。在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人们的这种思维方式与思考方法是我们藏汇于民战略失落的最大阻力所在。
可见,这种“危言耸听”实际警示我们,我国外汇储备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数量关注多,而不重视效率发挥;其二是短期价格过多,长效制度不够;其三是短期对策过多,实际效果不行。结果,规模巨大的外汇储备成了我国简单的实力摆设或负担、包袱,并未对我们改革、建设和发展完全发挥出其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参考已经做过的对策,以注资、投资和特殊金融政策工具对应我们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减少市场投资行为,防范热钱侵扰;同时可以考量外汇与人民币衔接机制,破解拘谨于外汇储备教条化的被动局面,灵活而有效地解决自己的经济金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