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的起伏一直是市场近来的焦点,主要原因就是自从今年5月初美元兑人民币创出汇改以来6.267的新高之后就开始一路下跌,3个月内贬值幅度超过1%。从5月起,人民币连续多次出现兑美元下跌走势,致使当月最大贬值一度达到0.97%。尤其是7月20日,人民币汇率盘中下跌1%
,为央行4月16日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以来首次触及跌停,其后多日人民币兑美元触及1%的跌停限制。 自人民币从05年汇改以来,兑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0%。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衰退,美国QE1,QE2量化宽松,欧洲经济刺激计划,我国四万亿经济计划,以及最近的欧债危机的升级以后。事实证明,货币放水只能是暂时疏困,我国经济结构的内生性问题(经济结构)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人民币兑美元始终坚挺已无道理。另外美元一年以来对西方主要货币升值15%,对卢布升值25%,对印度卢比和巴西雷亚尔升值超过30%的时候,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而且对美元还升值了3%。这种外部平衡(经常账户)严重失调的情况显然对整体中国经济早已形成了巨大的负担。这不仅使得外汇占款大幅增多,也使得人民币出现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更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当下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寻求避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美元汇率高涨,人民币汇价走低就自然顺理成章了。 从理论上讲人民币的贬值可以推动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但是贬值容易导致资本外逃,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会导致汇率大幅降低,甚至引发危机。但是现在人民币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大规模资本外逃难度很大。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中国主要外贸伙伴,美国,欧盟都处在经济危机中,致使中国出口从2008年的占GDP10%左右一路下滑到接近2%。再加上国内通胀压力高涨。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出口增长有很大程度上被境内的通货膨胀抵消了,所以持续贬值对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 其次近期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连续走低,二季度我国顺差近70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约300亿美元,但我国外汇储备从一季度末的3.305万亿美元减少到6月末的3.24万亿美元,这期间差不多出现了1600亿美元的差额。虽然有数据表明外贸企业因为担心人民币贬值而不及时结汇,导致企业和个人账户上的美元数量激增。二季度企业和居民的外汇存款合计上升了630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
但是除去此外和央行用于稳定汇价而抛售的美元以外,外汇储备还有较大缺口。这表明热钱早已开始流出我国,汇价的忽然下行只是加速了其流出而已。这本身就说明国内经济结构并不适应如此之高的人民币汇价。加大外汇波动幅度只是促进了其速度而不是主要原因。 当然外汇的流出直接导致外汇占款的减少,而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货币投放的主要形式,他的减少使得央行的货币投放模式转为主动使用逆回购而停止了央票发行。逆回购在货币政策上要比发行央票积极的多,而且还能适当的进行微调。同时外汇占款的减少也为央行未来几年内下调存准打下了基础。但是截止到6月末,M2货币投放量余额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低于14%的设定目标。说明企业对资金需求不高,生产投入意愿不强。这种情况下继续释放流动性,国内经济可能出现滞胀的情况。 另外利率政策直接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尤其是中国这样过度依赖出口加工的经济体。此时的汇率浮动扩大显然可以帮助人民币回归本质,逐渐稳定币值。同时汇率波动的加剧,汇率风险的增加可以促进进出口企业的结构转型,以及加强其外汇避险机制的建立。此外,加大汇率浮动可以适当的缓解美国将来可能推出的QE3对全球资本的冲击。 汇率浮动机制改革是为了适应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他不能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的内生性问题,但是他可以有效的转变金融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促使人民币长期稳定,加快国内经济调整,有效的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转变其部分投资方式加强其投资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