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有商家用200公斤价值7000万元的纯黄金金砖“铺”成“金光大道”,引来众多市民“踩金”。这条大道长约7米,由10多个特制玻璃展格组成。商场称,铺设“金光大道”为举办的珠宝节造气氛。玻璃展格经过测试,一般人在上面正常行走,不会造成损坏。 为珠宝节造气氛,用价值7000万元的纯黄金金砖“铺”成“金光大道”,说到底只是一种广告。在商言商,广告制造噱头再正常不过。黄金代表财富,7000万元黄金堆在地上,无论是色泽与质感,都极其诱人。这对很多并不富裕的人来说,成堆的黄金就在脚下,有机会饱一下眼福,将财富的梦想折算成堆积的质感,足以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从广告吸引眼球的角度来考量,无疑算得上是成功的。 只不过,“金光大道”之于珠宝节,对于公众来说,除了财富上的观感,还是财富上的观感,踩“金”留下喟叹后,不免又让人感到徒显财大气粗得了无趣味。其实,珠宝除了财富之上的价值外,还有无形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外行看热闹,看重款式是否新颖与灵巧,还是内行看门道,注重艺术的创意与手法的技巧,艺术价值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说,珠宝所承载的文化与艺术品位,才是珠宝本身的生命力,可以让那些现阶段不富裕的人变成未来消费的潜在群体。 “金光大道”放大的财富奢豪,让珠宝应有的文化之光黯然失色,这无意中传递出了商家举办珠宝节的价值导向:把珠宝当成黄金一样的产品兜售,而非当成艺术品来推广。不能不说,这种理念暗合着我国珠宝业发展的现状。正是珠宝销售领域长期对文化与艺术创意的忽视,让珠宝多了几分匠气与俗气,也让珠宝设计与制造少了几分应有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品位。 “金光大道”赚了人气失了品位。徒具观感的外在印象,很容易使公众从噱头中迷失,让所谓的珠宝节变成与己无关的“财富者”节日,而成为匆匆的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