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先HOLD住,别哭啊”,“这么重的尾气啊,应该换个混合动力的啦”……这些潮气十足的台词,与济公、钟馗等古装神话人物混搭在一起,构成今年暑期一些地方卫视荧屏上的奇特景观:满目神话剧,剧剧高收视;古人说潮语,句句很雷人。 将传说拍出时代新意,对神话进行娱乐改编,本无可厚非。在某种程度上讲,它有利于吸引年轻一代接触经典,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但万事皆有度,解构过头,颠覆过度,势必冲击已有的文化共识和审美习惯。比如济公,经典版电视剧忠实原著,惩恶在人间,修心不修口;改编版却古灵精怪,佛妖忙斗法,情丝斩还连。如此迥异的翻新,让孩子家长和一些文化学者变得有些敏感甚至担忧:暑期是中小学生集中观看电视的时段,如果任由那些充斥打杀征伐、神幻穿越、恶搞传统的电视作品,建构起孩子们的集体认同,长此以往,他们是否会误读我国传统文化和精神遗产,成年后又会有怎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这样的担忧与不满,阻挡不了有些电视台对这类电视剧的青睐。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在暑期锁定大量平时不看电视的年轻观众的眼球,更为重要;推高收视率,赢得更多广告收入,才是目的。由于这些神话剧收视率高,电视台更加相信自己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心理需求,作品符合青少年的兴趣点和理解力。对于一些批评,他们认为只不过是用“老尺子”来量“新身材”。 仅用收视率来衡量一部电视剧的好坏,未免武断;以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理需求”来调校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也难以服众。唯收视是求,唯眼球是举,也许可以是电视剧投资方的目的,但绝不应该是公共电视台的追求。电视剧不仅有愉悦人心的效果,也有教化传承的功能;既反映了部分观众的需求,也会反作用于部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和认知的形成。面对电视台主动推送,年轻观众只能被动消费,因此暑期选择播放什么,决定着公众对电视台社会责任的认可度。 不同年龄群体经历不同,沉淀的记忆内容相异,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审美取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如果主观地认定某个年龄段的人都喜欢无厘头,某个年龄段的人都热衷于颠覆恶搞,再以畅销书、电视剧等形式将这些未必准确的“断代概念”加以强化,营造出一种冲击传统的“断代文化”,则很可能是以对某个群体的误读去误导这一代人。 影视作品中的经典人物,承载着固有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颠覆性改编,造成历史认知断代无接续,恐怕会割裂代际之间的精神传承。公共电视台在选择暑期电视剧时,应更多地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关注优秀文化的准确诠释与弘扬,而不是用低档次的迎合换取收视率,更不能用毫无营养乃至低俗的精神食粮去败坏一代人的文化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