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公布今年中报的两家上市银行兴业和华夏给市场上几乎所有人一个惊喜:兴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1.02亿元,同比增长39.81%;华夏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75亿元,同比增长42.36%。 40%左右的利润增长率就算在银行业高歌猛进的2011年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如果再放到银行股破净,市场对银行板块普遍悲观的背景下,则更显得难能可贵。市场之所以不看好银行业绩,主要受上半年连续出台调整金融货币政策,同时央行两次降息也显示当前已进入降息周期,对于80%以上收入都靠利息贡献的中国银行业,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在中国,银行业永远是那么的纠结。无论这靓丽的中报是否最后一餐,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其他银行靓丽中报陆续公布,人们可能开始新一轮对银行暴利的指责,又开始计算日进多少金。这样看来,中国银行业的确有点冤,业绩无论好坏,总留有话柄。 以中间业务为例,这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的短板,并广受诟病。但如今在利息收入增长受阻的时候,反而是中间业务收入为中报业绩超预期提供了重要支撑。兴业银行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6.51亿元,同比增长60.03%,在全部营业收入中占比16.13%,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中间业务这样的成绩并没有获得喝彩,反而得到乱收费未停歇的指责。从去年底开始,银监会重拳打击银行业的乱收费,在如此重典之下,人们期待的或许是中间收入的大幅下降。但需要指出的是,中间业务收入并不等于乱收费。人们之所以会惯性的想到乱收费,是由于银行过去的“斑斑劣迹”,其实直到最近还屡屡曝出票据案。但这样的局面正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乱收费在中间业务收入中占的份额会逐渐减少,这是利率市场化大势所决定的。只是银行还要继续经受乱收费的指责,算是为过去买单。而银行的未来,关键还在于对中间业务的拓展。 《2012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比为18.39%,比上年提高了1.36%。这样的一个增长幅度显然无法弥补未来利息收入缩减留下的空缺。利息市场化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银行不得不考虑在利息收入之外的业务拓展。例如,华夏银行上半年公司托管券商、信托、基金、保险等机构各类产品规模达3951.68亿元,同比增长108.17%。如此大规模的产品,银行只是借此实现了1.14亿元托管手续费收入。但其实银行在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中,在为实体企业提供贷款过程中,忽视了金融机构本应提供的增值服务,银行可以拿到的更多。 在欧美银行业再次反思混业经营弊端的时候,中国银行业已经在利率市场化大潮的推动下大踏步的从分业迈向混业。仅凭这点,就足以显示我国银行业的另类。这种另类也足以解释屡屡陷入“猪八戒照镜子”的窘境。银行业绩频频给出惊喜,估值却屡创新低,其实市场对于银行板块的悲观,不过是对宏观经济的聚焦和放大,谁让银行是金融机构的领衔主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