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1.8%,涨幅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公布一次上个月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其中CPI每一次总能引来媒体和专家的各种分析解读。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
8月9日上午公布CPI等数据以来,截至下午16时,网络上关于此事的报道已经有7500多篇。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CPI现象”。为什么区区一个百分比,能掀起舆论的如此热评?究竟都是些什么人在说,说些什么,又是些什么人在听呢? 去年下半年以来,CPI涨幅从6.5%一路下跌,接连“破3”、“破2”,跌至“1时代”。7月数据一出来,尹中立、杨红旭、叶檀、马光远、屈宏斌、鲁政委等资本市场的专家们不等媒体记者的电话打来,就先在各自的微博上进行了一番解读:这次的数据,是符合预期的。随后,媒体的报道和跟进铺天盖地而来。 尽管CPI几乎是一个全社会范围内的议题了,大爷大妈街头巷尾闲聊时说不定都会冷不丁冒出一句“这个月涨幅多少?”而“业内人士”的解读,却更多地偏向于对CPI涨幅下降的原因分析以及对下阶段政策的揣测之上。综合看,多数专家都认为,物价持续回落,既说明控物价取得显著成效,又是经济下滑的一个表征;而下一步,政策上或许会有降准或降息的动作,延续宽松货币政策以稳增长。 与此同时,也有人对CPI计算的科学性提出质疑。比如独立财经评论人黄生认为,中国的CPI中食品是第一大权重,但实际上在中国房子已经成了最影响民生的第一大商品了,房租、房价等居住类权重占比却太少;相比起来,美国食品饮料类占比15.4%,而住宅类占比高达42.1%。他警告,要尽早修改CPI权重,否则总失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CPI过低导致利率过低,而负利率则剥削民众的储蓄。 而媒体和专家们密集的解读,却让一些一直关注却不甚了了的人有一种“被降低”的错觉:只见CPI数据逐月降低,却完全没有感觉物价降低。当然,这个浅显问题,同样也有权威专家专门出来耐心地解释——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仅就CPI
“涨幅”降低就认为进入了“低物价”时代,是一种概念混淆;只要CPI环比仍然为正,就意味着价格和上月比仍在上涨;只要同比为正,就意味着价格和去年比仍在上涨,东西仍在越贵,只是变贵的速度在放缓而已。 因为“蒜你狠”、“糖高宗”、“豆你玩”这些狠角色,因为通胀,中国人熟悉了CPI,但是对于这个经济学术语,很少有人探究其中的学理,只是用真实的生活感受去体味其冷暖。正如一房地产广告所说:价格不能接受,谈什么生活享受?民间的生存准则是如此简洁而直接:“可以跑不赢刘翔,但是不能跑不赢CPI。” 其实单就数据而言,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就已经跑赢了CPI。但是这里的居民收入,却是个被13亿人口高度平均化了的数字,而CPI则依然是“一个大迷局”。黄生甚至提出了一个“数据维稳”的概念,他说,CPI数据已成为维稳的工具,老百姓实际上很痛苦,看看这些数据也许能减轻点痛苦。 仔细看,还能发现,市场上的一些解读,遣词还相当考究,比如学者马光远说这次“CPI是假摔,不是真跌”,但与网民的调侃吐槽比起来,却仍然显得虚弱。普通网民的调侃和吐槽,即使未必科学,却往往比专家的各种解读更具杀伤力。比如,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是这么说的:“房价是有钱人的CPI,股价是中产的CPI,CPI是穷人的CPI。”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言道:“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有媒体给这种大众的草根智慧起了个堂皇的名字,叫“民生经济学”,并提出了对这种宏观经济学和民生经济学不合辙现象的担忧:“天下之大,民生最大;若让民生没有安全感,那社会体系就是有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