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有人据此解读为,中国民营经济即将迎来春天。 毋庸置疑,中央已经意识到,现在要“稳增长”,不能像前两年那样,完全靠国家投资拉动,否则又会出现通货膨胀等问题,而是要靠民间投资。但是,政策部门开放民间资本的政策出台就能让民间资本买账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虽然国内针对民间投资“新36条”落地而出台的42项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已经全部出齐,但是国家发改委日前坦承,实施细则与社会上迫切要求改善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环境的热切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更值得关注的是,6月6日,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王晓涛在谈到民间资本“玻璃门”的问题时,曾有过一番表态。所谓“玻璃门”是对民间投资准入难问题的形象描述,主要指的是那些阻碍民间投资进入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看不见但一进就碰壁”的不合理门槛。从法律法规角度来界定,“玻璃门”是指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对民间投资进入某些行业领域并无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但在实际上对民间投资准入存在无形限制并导致其难以进入的现象。 王晓涛坦承,“玻璃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一是文件明确规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行业领域,但缺乏配套实施细则。此类文件被戏称为“书柜文件”,只能看、不管用。二是脱离行业实际,设置缺乏必要性的过高门槛。三是法规政策层面没有限制民间资本的规定,但由于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原因,民间投资根本无法进入,或者担心“不赚反赔”不敢进。四是法规政策规定上虽然一视同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附加条款或设置障碍。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 显然,在“玻璃门”、“弹簧门”没有得到明显突破的情况下,民间资本并不傻,在进入垄断领域仍然存在较多不确定时,谁都不愿意拿着钱闷头往里送。目前来看,对于一些具备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来说,在具体项目的投资上,谨慎和观望仍然是普遍存在的心态。一位民营炼化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虽然在能源领域已经开始对民营企业开放,但是细则不细,让企业难以有所行动。以我们企业为例,如果能进入能源上游的勘探开发领域,投资的资金没有问题,但是效果如何,特别是在打破民企身份差异上的效果,现在还很难说。 其实,早在2009年10月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吴敬琏就直言,目前小企业受到挤压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方面的原因。2004年以来,指责市场化改革的思想有回潮,“仇富”的情绪在社会上很流行。另一方面,就是政策的原因。为了支撑经济,政府要求大量贷款,为防止出现金融风险,银行就会选择国有大企业和有国家项目的企业贷款,这样就产生了挤出效应。长期研究国企改革的专家刘小玄近日也坦言,改革以来对民企政策的反反复复,都证明了这一点。政府始终没有搞清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当是平等的,而不是后者是前者的附庸,同时,也始终未摆正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应有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民间投资可能不是那么愿意跟进投资,他们害怕了,因为他们觉得政府不是真正在尊重他们,不是平等地来对待他们,而是把他们当做一个工具,需要的时候就要,不需要的时候就丢开。 由此可见,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并不是简单地打开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的大门,它其实是一个系统,一场改革,不改革政府对资源的垄断,不改革国企和体制,对民资刺激经济的期望就会落空。只有搞改革,方能促发展;只有通过体制改革,方能释放民资活力;只有在一个真正独立的、不受干预的法律基础上,在任何企业,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享有完全平等的财产权利的制度框架下,民企才能够发挥他们更大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扭转经济畸形的积极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