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突然发生业绩变脸是投资者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对于新上市且充满增长预期的公司更是如此。虽然业绩变脸的公司总能将盈利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市场环境不好等宏观因素,但是一些公司的确因为自身经营管理出现问题而导致业绩下降,这一点在公司财务报告中已有“先兆”。 以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下的应收账款为例,由于企业卖出商品而未马上收到货款,应收账款存在一定的回收风险。而且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应该与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维持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有时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且增幅远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并非好兆头。尤其是一些公司通过大量赊销的方式做高业绩,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值为负,这也应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今年5月刚刚登陆A股的珈伟股份在上市不久后出现业绩下滑。从中期预告来看,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4.12%到95.85%。事实上,公司从去年底经营性现金流就已经由正转负。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的周转时间也在不断提升,2011年中报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40.25天,到了今年一季报时已经提升到67.45天。在此期间,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不佳。2011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尚为8556.85万元,到了今年一季度已经下滑至-4390.56万元。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南大光电上。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大幅提升,2011年三季报时仅为4.10天,到了今年中期已经上升至42.46天,而公司现金流也在今年上半年由正转负。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突然变更会计标准,有时也出于包装业绩的需要。特别是对于会计标准有所放松的上市公司,就更需要谨慎对待。 由于钢铁行业景气度低迷,大多数钢企已经陷入盈利困境,此时通过更改会计政策调节利润就成为一些钢企“美化”业绩的手段。武钢股份就将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类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3年。公司预计,这将增加2012年净利润不超过5.4亿元。此外,新钢股份、太钢不锈等公司也纷纷延长设备折旧年限,增加利润规模均超过亿元。通常情况下,盈利能力比较强的上市公司,往往倾向于将折旧时间缩短。相反,盈利出现问题的上市公司则会延长折旧时间,从而减少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因此,当一家公司折旧期过长时,应该引起关注。 目前,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特别是新股业绩变脸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针对新股发行过程中的“三高”问题,监管部门在今年4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发行定价、询价范围和配售比例、流通股数量以及炒新行为的监管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特别要求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不得包装和粉饰业绩。预计监管层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还将不断提高,企业包装粉饰业绩的行为将得到逐步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