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仅发行遇冷,首发规模也被迫大幅缩水。从客观上来说,近期低迷的市场环境要负上主要责任。但从目前券商资管产品的管理水平、运行模式来看,仍存在一些让投资者“不那么放心”的问题,包括业绩波动大、频繁更换投资主办等。 本报近期根据券商资管公告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7月2日,在312只券商理财产品中,共有127只产品曾更换过投资经理,占到总数的40.7%。截至目前,仅今年上半年,就有80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经理发生变更,约占全部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28%。有个别券商本身就不大的资管阵营中已有超过10人离职。 券商集合理财兴起也就在这几年,经过扩张后,产品发行量、种类以及销售渠道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从软件来看,资管行业的本质——人才储备仍显不足,这一新兴的代客理财机构正遭遇成长的烦恼。可以想象,仅今年前六个月,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产品“阵中换将”,那么按照这一速度统计,一年半时间内所有产品的投资主办都将“换血”,这一速度远大于券商资管产品的平均“寿命”。于是似乎券商资管就陷入这样一个循环,即“净值下跌——遭遇赎回——份额缩水——更换经理——业绩大幅波动”。 对于投资经理更换的原因,公告多以
“工作需要”或者“个人原因”一笔带过。笔者认为,大量投资经理离职的现象应该管理层与券商内部的反思。另一方面,在有限的人才和日益增多的产品之间,要想取得一个平衡,券商目前剩下的选择似乎就只有一个:“一拖多”。统计显示,浙商证券、第一创业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的理财产品几乎全部为的状态。而从这些产品的业绩来看,“一拖多”确实导致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投资风格、操作思路同质化,同一公司同类型产品业绩同涨同跌、不同类型产品业绩差异较大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目前券商自管人才的紧缺。 由于兴起较基金晚,券商资管产品的投资主办大多来自自营部门、研究部门。以一家今年业绩不错的中型券商为例,其投资主办除了自营部门调配外,还有一条途径是培养研究员,待其研究实力和投资能力可以胜任投资主办时,许以其相应职位。这样培养的人才,一是忠诚度高,而是和公司的投资文化契合。笔者认为,这样的模式非常适用于目前的券商资管行业。另外,券商资管也不应固步自封,可以适当从基金等其他投资机构引进合适的人才,在风控和内控制度方面也应有所借鉴。 除人才紧缺外,目前券商资管行业还面临管理不规范、违规操作侵犯投资者利益等问题。近日媒体就曾曝出行业“做低净值”、“赎旧买新”、“倒卖客户”、“帮忙资金”等潜规则,尤其是第一条,令人触目惊心。实际上,笔者了解到,将产品刻意维持在“微亏”状态已是目前券商资管、基金等高度依赖管理费的财富管理机构的惯用伎俩。无论是券商理财产品还是公募基金,最忌讳把净值正好做在1元面值附近。如果涨的好,投资者获利会进行赎回;如果亏的多,会影响未来产品的发行;如果亏的少,投资者忍痛还能赎回,所以净值在
0.9元的微亏状态,才能套住投资者。 由于目前资产管理机构一般按照固定管理费方式收取佣金,在这种模式下,对基金经理来说,做的太好或是做的太不好都不利于维持规模,这种模式不改变,恐怕难改投资机构的痼疾。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利益纠葛,应该将投资者与机构的利益进行绑定,可以考虑将固定管理费模式改为由浮动管理费收费为主,从根本上让包括券商资管在内的投资机构真正为客户服务,而不是一味考虑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