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海油宣布将斥资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不过,这个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收购案正面临着种种阻挠。有识之士指出,为防止优尼科事件的再现,不妨支持更多民营企业走出去获取资源。 收购的风声刚出,就有美国议员表示,美国政府应该阻止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旗下的美国资产,除非合并后公司同意支付全部的海上石油产地使用费,或者是剥离这些资产。 可以预见,对于一个将近千亿人民币的收购来说,类似这样的刁难才刚刚开始。实际上,中海油若想成功收购尼克森,除需获得美国和加拿大相关政府部门审批同意外,还需得到尼克森大多数股东的同意,并要获得美国证券监管部门同意尼克森退市的“路条”。 纵观中海油近几年成功的收购案例,数额大多在几十亿人民币,而2005年收购额同样高达百亿美元以上的优尼科案,结果以失败告终。此次即便是中海油和尼克森在收购上始终两厢情愿,也难保不会在某个环节因为来自其他方面的阻力而最终夭折。 近些年,国内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对于石油等战略性资源的渴求有增无减。目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未来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长。这种情况下,走出去寻找资源是战略上的必然选择。 如何能做到既获得海外战略资源,又在收购过程中不受到国外政府的种种刁难呢?有识之士认为,最为有效的途径便是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海外市场获取资源。因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获取的资源能运回国内,就是对国内资源的补充。而民营企业由于没有政府背景,更容易获得资源所在地政府的信任。 例如,位于新疆的民营企业广汇能源,就已在哈萨克斯坦获得了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这其中,根本原因当然是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丰富,70%以上依靠出口,而自身又缺乏资金、技术;但另一方面,广汇的民企身份也毫无疑问帮了大忙。 7月初,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印发意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有关部门的种种规定仍然在民营企业走出去获取资源的道路上设置着障碍。就以上面提到的广汇能源为例,尽管其在哈萨克斯坦获得了石油资源,但由于相关规定限制,公司一直无法获取石油进口权,无法将国外石油资源运入国内。有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废除阻碍民间资本获取海外资源的相关规定,让资源进口获得更多途径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