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奥运会的第一周,国内的观众们发现有这么一个现象比以往都明显。外国代表队里的中国面孔越来越多。后续的报道披露,他们并不是出生或者移民到国外的海外华人;正相反,他们出生在中国,父母在中国,所参加项目的启蒙和训练也在中国。尽管他们的参赛项目不尽相同,但似乎有一个共同点:从市场规模或者参与人数上来看,这些项目在世界体坛上有些“非主流”。 观众们的不解,直到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儿菲亚和马内扎分别拿下了女子举重53公斤级和63公斤级金牌,才水落石出。她们都曾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运动员,但是通过一项被媒体称作“养狼计划”的国际体育交流活动,代表其他国家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像新加坡著名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李佳薇,也是这个计划中的一员。 一个运动员或因婚姻,或因生活,或因金钱,改换国籍代表另一国参赛并不罕见。比如,因婚姻远赴瑞士,后来代表瑞士出赛的中国体操运动员李东华,或者改名“三都主”的巴西裔日本足球运动员桑托斯,等等。但对运动员来说,这多半是“个人行为”;而“养狼计划”,则是有目的的“组织培养”。“养狼计划”看似国际交流,但放眼望去,却难以找到相同的例子。 媒体报道说,这项计划起源于乒乓球,因为我们担心中国队长期一家独大,有可能导致该项目被剔出奥运会。更关键的是,这些项目在国外没有多少人参与,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培养一批“国际小狼”。这样既能在国外普及运动,还能在赛场上创造几个冷门,避免中国队一家独大的情况,也可以作为外部激励的手段,拉动国内运动员提高水平。 这样看来,“养狼计划”就相当于体育界中的“国际无偿援助”。绝大多数国人都清楚,国内主流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就是国家花钱培养专业运动员。所谓国家花钱,归根结底花的还是纳税人的钱。但现在看,这钱花得已经超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边界线。这有没有增强外国人民的体质我们不清楚,但帮助人家摘金夺银,是确确实实的。对中国的纳税人来说,压力有点山大。 更进一步说,当今的体育事业早已市场化。资本出钱,人才出力,观众出时间,在明星运动员身上,已经延伸出体育用品、教育、经纪、运动医学等众多子行业,更不要说大型企业动辄上千万美元的赞助。在资本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运动员也早就实现了国际化。梅西可以在国家队为阿根廷争取荣誉,也可以在巴塞罗那俱乐部让西班牙人狂热,更让世界上无数的足球少年,视拉玛西亚为心中的圣地。这样的“国际交流”跟“养狼计划”比起来,纳税人身上的负担,是不是要轻松很多? 说穿了,“养狼计划”就是那“有形的手”伸得太长的产物。市场既然在资源配置上如此公平有效,为什么不能再扩大它的范围呢?“有形的手”去纠正市场失灵,正确做法是在“商业体育”之下,关注普通民众的体质健康。看看当今的城市乡村,田径场、足球场能有几处,畅游50米的泳池能有几许?人们看到的是:地王越来越多,体育设施越来越少,门票越卖越贵。与每隔四年才打一次的“金牌鸡血”相比,民众更在意的是长久的健康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