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伦敦奥运会的商业化以及组织者和律师们制定的拙劣的奥运品牌政策,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一个反面教材。很难相信麦当劳会因为其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唯一的薯条提供商而提升形象,也很难相信维萨(Visa)会因为只允许人们使用它的卡而受益。赞助商产品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的独家经营安排,完全排除了赞助商以外品牌提供服务或使用奥运相关标识的可能。 赞助的目的必然是强化品牌形象,加深人们对品牌的印象。但在赛事中所做的宣传和日常生活中的商业实践是不同的。更讽刺的是,当限制性的品牌政策也对蔬菜商执行时,竞争者们开始在各类社交型媒体上互相攻击。但研究显示在推特或facebook上传播的这类商业信息几乎不会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作用力,因为这些信息没有向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服务信息。 本届奥运会更加令人疑惑的一个方面,是热门赛事门票在临开赛时出现的流量稳定。去年民众想购买却没买到的门票在最近几周又开始供应。一种解释是这些票是来自海外未售出的余票。另一个传闻,是因为巴克莱银行丑闻被曝光后,社会各方对公司开支用途的审视和批评大增,各公司都变得谨小慎微,缩减或放弃了用奥运会门票作为公司招待的计划。纯粹主义者也可能会认为,这是最近通过的行贿法案起了作用。然而,更可能的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不想在豪饮香槟、享受生活的时候被拍到,尤其现在的形势还处于经济衰退期间。(贺艳燕
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