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我国应把握时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在整体上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我们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集聚融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代表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并能够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有效推动作用,主要指交通运输、信息传输、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等,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含量。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以往并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分工程度不高、缺乏发展空间等。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专业化分工,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发展。
集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我国很多地方现在也十分强调服务业集聚发展,正在打造各种类型的服务业集聚区。这种把大量服务业企业及相关机构集中于某个特定区域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所在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高低。集聚发展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走集聚发展道路,要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同时还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比如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引导、充分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集聚区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等。
产业间融合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今世界,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融合与互动中发展。生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服务的投入大量增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摆脱处于价值链低端格局,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与互动发展。同样,现代农业发展也离不开服务业支撑。事实证明,凡是农业发达、农民收入较高的地区,都是把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地方。我们要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中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也借此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与视野。
提升水平,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主要包括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商品零售等。从产业发展的前景来看,目前生活服务业需要大力拓展和不断提升的领域主要有商贸服务、旅游业、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我们要不断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供给,提高质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商贸服务业是我国传统的生活性服务业,我们既要挖掘其发展潜力,更要加快传统商贸业改造升级步伐,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流通方式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还要适应城乡居民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不断丰富健康产业内容,挖掘健康产业附加值,拓展健康产业链。此外,还要适应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的情况,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近年来,我国的生活性服务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亟待提升水平。一是要为各种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事业单位改制和后勤社会化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服务业现代化步伐。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力度。三是要优化服务和政策环境,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品牌。鼓励并支持现代服务企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学习国际先进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拉伸产业链,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标准,培育一批有品牌、有信誉、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四是要丰富文化业态,拓宽文化产业领域。既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产业,也要努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扩大供给,努力推动公共服务业发展
公共服务业的功能是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消费需求,提高公共福利,其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业面向全社会,以满足公共消费需求为目的,提供的是公共产品,主要依靠政府配置资源和发展。虽然我国服务业结构已经有所优化,但现代服务业比重还明显偏低,特别是公共服务业领域供给明显不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应当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业,不断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水平,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