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力宣扬自由、人权的国度,这是世界各国移民眼中的“天堂”。然而,就在这里,看一部午夜电影竟成为妻离子散的生死考验——20岁出头、斯文好学的博士生将枪口对准了无辜同胞。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美式价值观的“优越”在枪支暴力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上周五,科罗拉多州影院枪击事件震惊全球,美国舆论再次掀起枪支管理之争论。姑且不论以贩卖枪支谋利的军火商与全美步枪协会对两党政策具有多大的煽动力,纵然政府真的收紧枪支管理,恐怕也无法拨慢美国枪案发生的频率。因为,时至今日,枪支只不过是社会暴力的一种工具、一个心理符号,“暴力文化”早已深植于美国社会肌体之中。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影视制作技术的跃进,银幕、荧屏、互联网上的暴力激素正在发酵。为了追逐票房,好莱坞电影的暴力镜头越来越多,所谓的“暴力美学”广受片商追捧;电视、音乐皆表现出类似的口味和倾向,互联网更是充斥着各种血腥画面和打斗游戏。暴力元素的“狂轰滥炸”,首当其冲的当属美国青少年。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一个美国青少年18岁之前在各种传媒上能看到4万起谋杀和20万起其他暴力行为。耳濡目染之下,美国部分青年从小崇尚暴力,并与施暴者形成价值认同,继而成为潜在的行为模仿者。 更为可怕的是,虚拟世界如此,现实社会亦然。正如一位美国诗人所说:“我们的历史并不是以发现,而是以屠杀和奴役开始的。”今日美国,乃是发迹于对印第安人的灭绝性屠杀和对其土地的掠夺、对黑人的压迫奴役。作为个人主义至上的典型,西部牛仔持枪打天下的“新边疆精神”,亦深深地烙印于美国的文化基因,是以这个以法治闻名于世的国家,却也难免“法外暴力”、“以暴制暴”的逻辑滋长、盛行。个人层面,社会上不乏热衷于械斗、枪击、复仇之徒;国家层面,美国政府也多有以“伸张正义”为名发动战争。 其实,个人对暴力文化的依赖、大众审美情趣的扭曲,都是社会问题丛生、现实生活失意的映射。在近年几起校园枪案中,枪手往往温顺腼腆、沉默寡言,扣动扳机只是为了战胜社会疏离感,找到自我存在感和对他人的掌控感。而暴力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们,很大程度上是想在极端强烈的视觉刺激中逃避矛盾、发泄情绪、寻找寄托。杜绝暴力惨案没有捷径,化解社会矛盾、改良暴力行为滋生的“土壤”才是真正的“药方”。“以暴制暴”只会是个陷入死循环的怪圈,这个简单的道理,相信美国人早晚会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