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61年来最大的暴雨。 7月21日,北京的大雨从早上10点一直下到次日凌晨。人们的心情也从轻松调侃“北京海景房”,变得越来越沉重。随着暴雨的持续,北京市内出现了严重的内涝,大量汽车浸泡在污水中熄火,8万旅客滞留机场,一趟列车被迫停运6个多小时,更多的市民被困在暴雨中……截至昨日17时,包括一名殉职警官在内的37人死亡,将这场大雨彻底变为一场城市的灾难。 也正是这场灾难,见证着由无数一线救灾人员和市民的微尽职、微爱心所组成的巨大的“正能量场”。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里,网友不再满足于消极接受传统媒体所通报的各类救灾信息,他们的想法更直接:我能做什么?别人需要我做什么? 首先,网民们选择了“关注”,关注是一种态度,转发是一种力量。当晚7时许,网友“亘秦”在微博向北京消防部门求助,“山洪暴发,被困北京房山青龙湖少年军校基地,有数百个小学生,还有老师,110打不通”。短短两小时内,这条微博被转发过次。北京消防部门紧急调动50人的攻坚组救援。救援消息,也马上上了央视新闻。 相对于转发的举手之劳,有条件的市民选择了主动提供帮助:“如果有需要送到机场高速沿线附近的,请私信我,小车能量有限,不敢走艰难险路,但机场高速应该没问题。”“我离机场近,室内没进水,没处去的朋友可以找我避难,我在何各庄318国际艺术园XX排X号。”“车队已在高速上,二十来辆,滞留在首都机场的亲们,我们来接你们回家。”…… 没有豪言壮语的微爱心、微行动,却透着特有的分寸感,量力而行,不突兀、不张扬;暴雨之中,尽我所能,帮助别人。 类似的感动还有很多:一对母女在暴雨中跋涉了1公里后,一位素不相识的市民开车送她们回家;一辆双层巴士被困,消防队员和市民们一起在齐胸的污水中救人;窨井盖被水压冲开,每个窨井盖边都有一名环卫工人把守,用身体作警告标志…… 一线工作人员的敬职,普通人的守望相助,一个个“正能量源”表明城市不是冷漠的代名词。而“正能量”并不止于此,更体现在官民互动之中。暴雨后的第二天清晨,有一些网友称自己因大雨而停在路边的车子,被贴了罚单,对此政府方面也马上有了回应。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在官方微博上称:“有网友@
我说了涉水熄火车辆被贴罚单,我即向市领导反映了这一情况,市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刚才常务副市长吉林在市应急指挥中心表示,在遭遇突发灾害的情况下,对熄火车辆贴罚单是不对的,所贴罚单作废……感谢网友的监督!” 一座伟大的城市,不仅意味着她有灿烂的历史,也意味着她有高素质的市民;她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也有着应对突发事件的软实力。在这场夺走37条生命的灾难中,我们需要“正能量”的温暖。“正能量”是公民守望相助的爱心,也是政府对人民生命的高度使命感,更是认清短板、直面问题的勇气。 正像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所说:一场大雨,检验出城市的脆弱一面,这场暴雨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在注重城市华丽外表的同时,更要关注一个城市的内在品质。关注城市的内在品质,切实应对民生关切,及时纠正问题,有了这些就能形成官民之间“正能量”的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