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支付行业创新松绑刻不容缓
2012-07-20   作者:吕伯望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创新是国内支付清算行业的长久命题,但目前显得格外紧迫,因为该行业对外资开放的脚步正渐行渐近。世贸组织(WTO)近日发布报告,就美方起诉中方在电子支付行业准入存在垄断事宜作出初裁,初步认定银联在“部分类别”的人民币支付卡清算交易中存在垄断。如果这个裁定成立,将意味着在WTO框架下,中国有义务将该市场按照贸易规则对外资供应商开放。
  开放的口子一旦打开,首先冲击中国市场的将是Visa和万事达卡等支付清算组织,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介入人民币计价的银行卡清算和结算市场。也就是说,既然银联能在境外攻城略地,那么Visa和万事达也希望能分享中国庞大的市场,包括在电子刷卡设备上贴上他们的标签,当用户结账时,可以有不同的刷卡通道可以选择。
  其次,一旦外资机构进入国内市场,他们的胃口也不会仅局限在支付卡清算交易。目前,Visa将自己在支付领域未来的战略定位为近场支付(手机支付的一种形式)、电子钱包和商户优惠集成。所谓的电子支付,已经不仅仅是刷卡这么简单。实际上,为了实现战略目标,Visa已经投资了包括Square在内的一批新兴移动支付公司。其他诸如PayPal这样的电子支付巨头,甚至谷歌、苹果都在规划推出自己的支付服务。
  面对可能到来的境外支付企业大军,创新成了国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契合中国市场的新功能和优秀的产品体验,我们拿什么跟国外对手抗衡?客观来说,传统的线下Pos收单已经不能代表支付业的未来,在线支付、移动支付才是将来真正的战场。中国的在线支付市场由于有淘宝等众多应用场所,勉强在量级上和国外打成平手,但在特别强调创新的移动支付领域,我们与国外对手至少有两年的差距。
  鼓励创新必须要有政策上的支持和松绑。目前,在支付领域,尤其是在新兴的第三方支付领域,中国企业并非没有创新能力、风控能力,而是各种限制较多,一个新功能的出现往往要先符合各种标准和政策要求。中国支付行业的创新能力实际上是被人为削弱了。
  以移动支付为例,一开始就存在电信运营商系和银行系的标准之争,这种情况让企业想创新却面临大环境的混乱。对什么样的企业能从事新兴的近场支付和各类细分的移动支付的政策限制较多,有些甚至无必要。在目前的政策限制下,国内支付企业要想拿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新玩意儿”,比美国的前辈们要难得多。
  在外资支付企业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的同时,除了被动的保护,让整个行业少些掣肘,真正为创新松绑是行业和政策必须突破的瓶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银联回应电子支付案报告 称将加强国际合作 2012-07-18
· WTO裁银联垄断 我电子支付市场存开放压力 2012-07-17
· 苹果支付6千万美元与唯冠和解 2012-07-02
· 唯冠苹果IPAD商标案和解 苹果支付6千万美元 2012-07-02
· 财政部: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不要求县级财政配套 2012-06-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