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下午茶展示生活中的经济学
2012-07-18   作者:徐立凡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经济学家通过拍卖,可以更近距离地向受众宣传普及其经济理念,但不能利用拍卖机会寻求不当得利。
  经济学家茅于轼日前在成都亲自导演了一幕“生活中的经济学”——拍卖下午茶。最终6位从国内各地赶赴成都的竞拍者以25.9万元的价格,获得与茅于轼夫妇面对面“品茶论道”的机会。这是国内首次竞拍与经济学家喝茶的机会。
  对于这个“首次”,84岁高龄的茅于轼解释说,目的是通过拍卖筹集资金,此次下午茶拍卖所得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学术研究。
  中国经济学家拍卖下午茶与股神巴菲特拍卖共进午餐类似。自2000年以来,股神巴菲特通过拍卖午餐费的形式,为旧金山慈善机构葛莱德基金会筹集善款。如果将“下午茶”与“午餐”作一比较,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二者的共同点是:由于两人的拍卖都不是自利行为,而具有公共性目的,因此,这种拍卖行为尽管目的性很强,但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巴菲特午餐”尽管饭菜价格不到100美元,但吃饭机会却被炒到了300多万美元,与巴菲特共进一顿午餐,不仅是慈善机会,也成了身价抬升的机会。最近几年,中国竞拍者对“巴菲特午餐”表现积极,客观讲,并非全是冲着慈善去的。从这一点说,初试牛刀的茅于轼下午茶,更纯粹一些。
  经济学家也好,股神也罢,能不能拍卖吃饭喝茶的机会?理论上讲,只要符合市场自愿交换的原则,就没有什么障碍。拍卖机会本身的存在,其实验证了经济学既有价值,也可以有价格。这是对市场法则最直接的演示。
  作为显学,经济学在转型期的中国占有极其显眼的地位,中国经济学家这一群体的社会瞩目度也一直较高。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在中国是一种公众人物式的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市场判断往往引发社会争议,茅于轼作为重要经济学家也不例外。更有一些经济学家,因为具有公司身份而遭受学术公正性的质疑。这些现象的存在,实际上对中国经济学家的所作所为,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学家的拍卖没有障碍,但需要有一些禁忌。经济学家通过拍卖,可以更近距离地向受众宣传普及其经济理念,但不能利用拍卖机会寻求不当得利。比如,巴菲特在拍卖午餐中绝不推荐股票。此外,无论拍卖多么独特,本质上属于一种交易行为,需要遵守有关交易规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让更多“围观”驱散拍卖疑云 2012-07-17
· 淘宝网络司法拍卖动了谁的奶酪 2012-07-16
· “司法拍卖”的新技术与铁规则 2012-07-16
· 扩大参与度提升公车拍卖可信度 2012-07-16
· 网上司法拍卖动了中拍协的奶酪? 2012-07-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