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2009年以来的地王,“凄凄惨惨戚戚”者占主流。 单就北京地区而言,地王项目大约有30个,能够入市的只有19个,目前的累计销售额仅为446.46亿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个地王的土地出让金就高达468.76亿元,销售额尚不能弥补地价款,不知道这是否出乎开发商的意外。另外11个尚未入市的地王项目,更是惨不忍睹,离收回成本相差十万八千里,不少尚处在“挖坑”阶段,有的干脆任其荒芜,甚至退地不玩了。 昔日一度风光无限的地王,如今却成为了烫手山芋,那些挥金如土,勇当地王者是大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割肉销售,以价换量,采取拖延战术等等,这些向来被嗤之以鼻的策略,如今却成为勇当地王者无奈的上上策。 对于勇当地王者的尴尬局面,同情者却不多,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地王往往成为房价上涨的“带头大哥”。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房价已经高不可攀了,在地王的带动下,房价往往是无所顾忌,更上一层楼。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近日,万柳地王出炉前,周边13个楼盘已经开始涨价,平均涨幅在3000元/平米以上。之后几日再度查询得知,万柳区域多个楼盘的均价又上涨了千元。 房价上涨演绎旱地拔葱,地王“功不可没”,消费者痛之恨之,这不难理解。 对于这些痛恨,勇当地王者恐怕都心知肚明,心知肚明之后却置之不顾,这背后的道理自然也不复杂。 对市场缺乏研判、预判,盲目追逐利润,恐怕是这些勇当地王者的通病。股市在6000多点的时候,不少所谓的股市专家都在信誓旦旦,上证综指很快就到8000点,甚至10000点,在这些“忽悠”中,6000多点大规模杀入者恐怕如今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地王大都诞生在房地产市场火热的2009年和2010年初,在经济刺激的大背景下,各地地价房价不断蹿升,地产公司抑制不住利益冲动,纷纷“举牌”拿地,地王频现。 在2009年12月,国务院会议明确表示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部分城市”虽然没有被“点名”,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显然包括在内,这些“名列”被遏制的名单的城市仍频现“地王”,“地王”“顶风”而出,显然被利润,被眼前的繁荣冲昏了头脑。 地王的狼狈局面显然不能怪别人。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量价齐涨”局面,但分析其真实性,水分自然不少,有政策的误读、误解造成的上涨预期的所谓作用,有开发商的背后操作,有大量恐慌者的盲目入市。对于持续了两年多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央多次强调房价合理回归的调子从未变过。 在这样一个敏感点上,北京万柳地块却在46轮竞拍和200多轮竞配建回购房面积后,以竞价上限成交,房价上行的担忧再度加重。但观察万柳地块争夺战,众央企在竞拍中悉数“识趣”地无为而退,有的宣布退出,有的没有举牌,有的“陪跑”了一小段后放弃,与赢家中赫置地一争高低的,其实只有融创地产一家。 这不能不说是那些勇当地王者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