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巴克莱银行操纵Libor利率丑闻近日持续发酵。据报道,英国财政部高层9日透露,已有10至14家银行卷入这一丑闻。为保护储户利益不在投资银行交易中受损,英国议会9日呼吁政府立法,将综合性银行(集团)的投资银行业务与零售业务分离。此前,美国政界在追究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原因时,也曾呼吁恢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即恢复银行业分业经营模式,此呼声至今未止。在金融业丑闻迭出的情况下,欧美银行业混业经营40余年后,分业经营理念被迫重新浮出水面实属无奈,但却势在必行。 英国鼓励银行业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展开竞争始于1971年,政府推出了“竞争与信用控制”政策。当时,英国清算银行率先打破只经营零售存款和短期信贷业务的传统界限,开始涉足消费信贷、企业信托、商人银行(即投资银行)、保险经纪等业务,同时介入了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此后随着经济发展,1986年英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废除了各种金融投资管制,允许银行提供包括证券业务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促使各清算银行纷纷收购和兼并证券经纪商,促进了清算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没有业务界限、无所不包的多元化金融集团,彻底改变了此前英联邦国家银行业分业经营的体制。 美国是在1999年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后,同时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银行业分业经营体制正式结束。 必须承认的是,欧美银行业经历了长期混业经营,积累了许多先进的经营理念,对推动世界金融领域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在危机背景下,允许银行业混业经营,对迅速出台救助措施,避免高负债国银行遭遇破产窘境,稳定整个金融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摩根大通收购了贝尔斯登,美国银行收购了美林集团,避免了投资银行破产给消费者带来的巨额损失,市场信心得到及时安抚,华尔街金融秩序基本完好。假如现在美国银行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模式,受相关法律限制,华尔街很多金融机构至今都很难从次贷危机中走出来,甚至只能破产,由此引发美国经济大萧条将在所难免。 但在近年不断曝光的银行业丑闻中,大型银行动用储户存款进行投资银行交易,最终造成巨额损失的案例不在少数。此前被媒体曝光的摩根大通首席投资办公室(CIO)出现20亿美元交易损失的案例最为典型。 摩根大通在全球拥有1.1万亿美元存款,贷款资产约7200亿美元,约3900亿美元多余存款进行投资。尽管案发前摩根大通投资组合大部分集中在高评级、低风险的证券上,但CIO的投资组合直接介入了高回报率、高风险、操作极复杂的资产支持证券和结构化产品的大方向性押注。巨亏交易暴露前,CIO持有的非常规投资组合规模已超过1500亿美元,引发市场对CIO的交易是“对冲风险”还是“自营交易”的争论,凸显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混乱。 另外,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急功近利,为赢取利润不顾风险、不择手段,直接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各国政府强制银行业分业经营已势在必行。虽然可能有更恰当的方式制约银行的过分冒险行为,但在更好的制约机制出现前,限制商业银行投资高风险业务符合法律规定,因为无论英国还是美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是享有联邦存款保险的,而这种保险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作出了限制。 此外,分隔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使投资银行失去获取存款这种低成本资金的渠道,在源头上可以控制其整体业务规模和高风险资产规模,杜绝“大到不能倒”的综合性银行出现。如此一来,既减少了行业垄断,更有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同时降低了综合经营模式可能带来的高风险。与此同时,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及保险公司间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分业经营可防止三个阵营联手作势损害整体经济。 在推动银行业分业经营的同时,有一点问题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分业经营模式将严格限制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必然阻碍各不同银行间及不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往来,减少了不同渠道间的互补效用,将降低银行业的运行效率和可能产生的利润。不过在国际金融界丑闻频发,从业者丧失道德底线的特殊时期,政策制定者重提银行业分业经营,或属不得已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