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谈通缩还言之尚早
2012-07-10   作者:韩哲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昨日(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经济数据,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降2.1%,分别创下29个月及32个月的新低。对此,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通胀已经成为过去式,从PPI数据看,中国的通缩已经比较严重了。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观点,很多机构的分析师都提出了类似的担心。从通胀到通缩,好像也就是一转脸的工夫。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速将很有可能跌破8%,这也将是我国GDP连续6个季度放缓。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同时欧美国家的经济更不景气,外部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有限。这加大了通缩论者的担心。
  判断通缩是否来临,可以从物价、货币和经济增长三个方面来判断,即物价全面下降,货币供给不足,经济增长出现衰退。比较中国目前的状况,说通缩已经很严重了未免有点言之过早。
  首先,CPI只是降到了2%-3%这个温和区间,并不是什么全面下降,何况房价在几个月来已经是筑底回暖。我们高通胀了这么长时间,反而有点不习惯温和的通胀,就以为是通缩了呢;其次,货币供应并未刹车,政策的口径依然是“稳健的”,虽然不能和国际金融危机那两年比,但也还是一个高货币供应速度;最后,经济虽然放缓,但这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而且7%-8%的GDP增速依然是一个别的经济体所可望而不可及的高速度。而我们的政策已经开始“稳增长”,已经开始微调预调,对于经济的下行正在发挥对冲作用。在上周四,在央行降息的同一天,欧洲央行也将利率降到新低,美国和日本的货币政策依然宽松,在这样一个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里,中国陷入通缩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宏观调控要避免大起大落,感觉通胀来了猛踩刹车,感觉通缩来了猛踩油门,这样的结果注定是车子摇摆得很厉害,市场上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无所适从。事实上,放大通胀与通缩危机的往往是政府政策的大幅摇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在经济周期理论中就持有这样的观点。宏观调控政策就好像足球场上的裁判,一场球下来,裁判成了焦点,这场球也就够失败的了。
  通缩总是和有效需求不足联系在一起的,后者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对此,我们的老办法是加大政府投资,于是在2008年出现了巅峰之作“4万亿”,但2008年式的救市手法我们是否还要再复制一次呢?每一次的政府投资救市,都是在解决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同时又加大了长期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再强势的政府,财力也不可能是无限扩大的,除非它不管不顾地打开印钞机。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转型国家,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在政府投资之外,更有加快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一坦途。通过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和民生财政,大幅降低市场环境的制度成本,激发民资的活力,激发被压制的消费潜力,也许是更为有效的走出困境之路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决定中国股市格局的三种力量 2012-07-17
· 解“通缩”之忧唯有经济改革 2012-06-11
· IMF筱原尚之:日本央行或采取更多措施抗通缩 2012-06-05
· 维持反周期政策 避免通缩螺旋 2012-05-30
· 日本官员:将利用一切工具战胜通缩 2012-03-2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