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合作需更多制度一体化
2012-07-10   作者:易鹏(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易 鹏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6月29日至7月1日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15周年活动并参加了香港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胡锦涛访港期间,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对香港支持的政策,这使香港的发展又迎来新的契机。
  中央政府对于香港的支持有着多重的战略目标,既有让香港继续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交融的桥头堡,同时也需借鉴香港在制度建设上各种成功经验推动内地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更为大陆与台湾未来的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一句话,香港的繁荣稳定是中国大陆的核心利益之一。
  为此中央政府从15年前香港回归开始,就一直采取对香港大力支持的方针,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其中包括了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对香港的全面力挺,捍卫了港元的地位;包括2003年6月29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同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下称CEPA);也包括了2011年夏天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港给香港带去的36条。
  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及香港自身优势发挥的基础上,香港在回归15年的历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数据显示,1997年6月至2012年4月,香港证券市值已经从4万多亿港元上扬至20万亿港元;从2009年起,香港首次公开发行(IPO)集资额已经连续3年超越纽约和伦敦,位居全球第一。除此之外,2012年6月末社科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的竞争力指数由2009年至2010年度的0.529上升到2011年至2012年度的0.545,竞争力排名也再次进入全球城市竞争力前10,位列第9位。而去年底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年度经济发展报告则显示,香港成功超越美国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首个夺得此位的亚洲金融中心。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中国大陆区域发展的新进展,香港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最直接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债务危机还在发酵,直接冲击到西方经济体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也冲击到香港作为桥头堡的作用;二是内地的上海也在雄心勃勃地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香港产生竞争;还有一个方面是香港包括人力在内的各种商务成本上升,土地在内的各种资源日益紧张,过于频繁的政治活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挤压效应等因素也制约着香港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面对挑战,香港需要调整思维和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化危为机。其中一个重要的思维是,必须进一步发挥香港最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融入中央政府的整体战略,开创出一片新的发展天地。毫无疑问香港最大的产业优势在服务业,尤其在金融业,最持久的优势是法制健全、贸易自由便捷。为此,这次胡锦涛访港更多也是围绕着这 两个支点予以政策扶持。
  这些支持政策包含了六大方面、三十多条新举措。举措中包括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机场、轨道交通之间衔接与合作,推动建设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港珠澳大桥2016年如期建成,促成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如期建成及全线贯通,积极支持连接香港与深圳两个机场间的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线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其中金融合作是重点,深化内地与香港、粤港之间金融合作的措施多达15条。新措施涵盖金融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包括人民币业务、证券市场、银行业、保险会计等。
  新措施既有国家部委层面的动作,比如支持第三方利用香港办理人民币结算、继续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等,又有地方层面的规划,比如建设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推进珠三角金融改革等。总之一点,就是要实现线点结合。线就是侧重于金融业,而金融业线中的重点是要从两地合作之前侧重的银行业转向在资本市场寻求突破;点在于寻找内地和香港合作的结合点,这次就前海、横琴、南沙作为点予以呈现,其中的重点又是与香港金融业关联最大的前海。
  在7月1日前的6月27日,国务院批准了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发开放有关政策。其中主体有八大内容,其一是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其二,允许前海探索拓宽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渠道,配合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其三,在CEPA框架下,积极研究香港银行机构对设立在前海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其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国务院批准的额度范围内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其五,支持包括香港在内的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在前海创新发展。其六,支持在CEPA框架下适当降低香港金融企业在前海设立机构和开展金融业务的准入条件。其七,对前海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八,符合规定条件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现行试点物流企业按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从这八条金融类创新政策来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助推人民币国际化;二是降低香港金融机构进入门槛;三是推动前海金融总部经济发展。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与香港金融合作、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的形成是最重要的内容。
  前海的这种定位和发展思路,无疑是对香港的利好也是对香港的支持,当然也是中央政府希望借助香港的经验和力量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毕竟香港对于内地而言有着太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条件,也是最有条件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方。当前,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金额,从2009年不到2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1年的近2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2年4月底,香港人民币客户存款及存款证余额合计约为6740亿元人民币,是2009年底的10倍,也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
  中央政府对于香港的这种支持,受益的不单是香港,更有内地,比如深圳。深圳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但随着其进入到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后,开始出现经济增速下滑。今年一季度深圳的GDP只增长了5.8%,处于历史低位,而且按照目前趋势深圳不但保不住全国城市GDP排名第四的位置,还很有可能在这几年间被天津、苏州、重庆纷纷超过。这都逼迫深圳在转型上力度更大,为此深圳必须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保持住城市的竞争力,其中加强与香港的合作是重要的选择。深圳学者所作的一项量化研究成果也表明,深港合作每深化1%,将分别推动两地人均产业增长0.87%和0.31%。
  深港合作对深圳和香港都有直接的收益。之前两者已经开始进入到合作的轨道。2007年2月,香港前行政长官曾荫权就首次提出香港要“与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世界级都市”的战略设想。2007年11月,深圳接过了香港抛来的“绣球”,将“建设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大都会”正式列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事实上,如果依托香港服务竞争优势和深圳制造兼服务优势,通过深港合作推进总量扩张、资源整合与功能再造,完全可以形成拥有3000平方公里、20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从而成为与纽约、伦敦、东京三大世界级大都市并列的世界级都市。之前已经有专家进行了预测,假设按照8%的GDP增长速度,2020年深港将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实力第三大的都会圈,仅次于纽约、东京,领先于伦敦。
  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核心极作用以及马太效应,成为世界级大都市不但会给香港和深圳而且还会给广东乃至全中国带来积极作用。不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除开香港和深圳乃至广东的自力更生外,当前中央政府给予香港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可以更大点,对于深圳先行先试的支持力度还可以更强点。尤其在一些触及更大制度层面上的改革还可以更积极些,不能只简单地局限于金融业、经济领域,深港一体化的背后需要更多的制度一体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深圳将推进深港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 2012-04-13
· 广深港高铁广深段明日正式开通 全程仅用35分钟 2011-12-25
· 沪深港交易所拟成立合资公司 2011-08-19
· 深港物价明显倒挂 2010-11-0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