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日前召开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暨中小微企业服务工程座谈会。总经理张育军在座谈会上表示,为进一步发挥交易所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上交所近期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小微企业服务工程纲要》。上交所将既服务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也服务中小微企业,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上交所市场。
众所周知,上交所一直定位于蓝筹股市场。为大中型企业服务是上交所的主要使命。也正是这种蓝筹股市场的定位,最近几年上交所一直都在雄心勃勃地筹备国际板,要让世界500强企业来沪市上市。但张育军关于“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上交所市场”的表态,无疑背离了蓝筹股市场的定位,也使得沪深交易所同质化竞争走向公开化。
出现这种局面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虽然上交所定位于蓝筹股市场,但这无非是挂羊头卖狗肉,自欺欺人而已。实际上在这个蓝筹股市场里,并没有几成公司是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更多的还是平庸公司、缺少投资价值的公司。定位于蓝筹股市场的目的,为的就是将大盘股的发行上市一网打尽。
但随着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的发股上市,更由于深市创业板的开通,同时还由于股市的低迷以及国际板推出所面临的强大阻力,蓝筹股市场的定位让沪市在沪深交易所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近两年深市的融资额明显超过沪市,今年上半年仍然如此。如此一来,上交所当然坐不住了。进而拉开了上市资源争夺战。张育军的这次讲话,更是将沪深两市上市资源的争夺集中到了中小企业的身上。
这显然是对蓝筹股市场定位的一种背叛。它也表明了蓝筹股市场定位的虚伪性。有利于融资,就是蓝筹股市场;不利于融资,就要抛开蓝筹股市场,管它是大盘股还是中小盘股一并接纳。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股市圈钱市的特征。只要能融资就行,管它是不是蓝筹股市场呢?
当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国际板对于上交所的可有可无。上交所并不是离开了国际板就不能过日子了,没有国际板,也建一个中小板或创业板,只要能把融资额搞上去,能在竞争中赶上深交所,要不要国际板,对于上交所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实际上,正是由于上交所也加入到对中小企业的争夺中来,那么作为深交所来说,对大中型上市资源的争夺,也就名正言顺了。哪怕世界500强来华上市,也就不是上交所的专利。
这显然不是投资者的福音。因为一旦上交所也发展起自己的中小板、创业板,也让中小企业到沪市上市,这必将加大A股市场的融资力度。作为中小企业来说,上市的速度是加快了,但作为A股市场来说,这也意味着抽血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股市的重心也将因此而进一步下移,投资者更难在股市里有所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