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再度明确重申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被货币当局明确为2012年需要做好的工作。6月7日,央行在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扩大了贷款浮动范围,首次上调存款浮动区间,银行间存款竞争开始显性化,标志着向利率市场化推进迈出重要一步。上周四更开启不对称降息。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大潮下,各商业银行纷纷上浮存款利率,五大行一致上浮至1.08倍。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再次领跑市场。不过,在银行收入格局的制约下,在债券市场尚有待完善,而公开市场操作成货币投放主渠道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全面铺开的条件仍不具备,现在称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言之过早。 2010年和2011年中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17.5%和19.3%。利差收入仍是中国银行业收入的最大来源。利率非市场化造成的高利差格局,造就了银行经营的高收益局面,也带来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力。利率管制形成的稳定利差,促成了银行经营行为中
“扩大规模——资本不足——再融资”,这是融资和扩张循环怪圈的宏观环境根源。只要利差不变,银行扩张规模的冲动就不会消退。改善收入结构提高中间业务等非息差收入,就很难落实到位。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尤其2003年至2007年间,受益于稳定的利差,伴随中国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而来银行资产膨胀,银行利润快速增长。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当中国经济增速不可避免放缓后,市场对银行收益增速下降立马表现出了明显的担忧,资本市场上银行估值因此持续低迷;即使银行估值已相对处于历史底部,但当6月初利率调整时开创了存款上浮先例后,银行股的价格再次下行。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非金融企业投融资活动的主体。银行稳则金融安,金融安则经济定。所以,利差变动对银行经营造成的冲击,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利率市场化我们倡导了至少20年,早在2000年,我国就放开了外汇存贷款的利率,当前虽然银行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但经济周期低迷带来的资产不良率上升冲击影响到底有多大,仍有待检验。在银行抗击经济冲击的风险能力还很模糊时,利率市场化不太可能贸然推进。 在利率市场化下,债券市场通过形成利率曲线,向全社会释放了各种有关利率的信息,比如期限结构、风险溢价等,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借此可以做出自身的相应调整行为。债券市场对利率信息的公开作用是其他金融市场不可替代,因而也成了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所以,利率市场化通常需要高度发达的债券市场作为载体。而我国债券市场还不够发达,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过低;规模过小、市场容量有限,交易便利性不足在我国的社会融资结构中,2011年是10年来债券融资比重最大的年份,也仅达到了10.6%,银行融资渠道(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银行承兑汇票)占比仍然高达66.3%。虽然我国债市总量和股市相当,但可流通规模有限,仅有略超过一半的债券可交易,可交易债券规模仅是股票流通市值的60%左右,不及股票总市值的一半。在债券交易市场上,债市不仅可流通规模大大低于股票市场,分布结构也基本集中在国债上,企业债券的交易规模仅为国债交易规模的5%。 还有,当前我国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是外汇占款。这是由强制结汇制、债券市场不发达造成的公开市场规模过小,世界经济分工格局造成的顺差积累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原因造成。这种独特的货币投放形式,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常态化。由于不像欧美国家那样以公开市场操作为货币主投放渠道,我国货币当局难以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调控利率。 在货币一级市场(欧洲)、联邦基金市场(美国)上,欧美的央行与商业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等行为,不仅调控货币最上层体系的数量,而且还按政策意图调控利率。各国货币当局会按自身条件和习惯选择货币数量或利率,作为央行的直接调控目标。货币一级市场(联邦基金市场)上的利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进而影响银行间市场和各层次货币市场利率,最后传递到整个金融领域和经济体系。 但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投放体系下,央行通过调整存准率的“冲销”行为,调整着货币投放的节奏,但对利率调整则无从谈起,还只能通过直接规定存贷款利率的方式调控利率。由于我国央行无法在货币一级市场上调控利率,也就无法引导最终经济行为在主体间市场形成的利率。在经济低迷时期,“信贷分配”现象强化是普遍现象,货币当局想降低全社会资金成本,仅通过货币数量调整是很难的。而要真正推进利率市场化,就必须改变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投放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