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比较突出的孕妇建大卡难、儿科候诊时间长的问题,沈晓明副市长率相关部门,到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了调研。 其实,即使没有今年的生育高峰——预计有22万龙宝宝诞生--上海的产科、儿科医疗资源,依然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紧缺”。虽然,上海有接产医院81家,总体上能满足生产需要;但很多准妈妈还是希望能把大卡建在“好医院”里,特别是三家著名的产科医院
(红房子、第一妇婴和国妇婴),这也就造成不同医院之间冷热不均,有的供不应求,有的资源闲置。 而分流就医人群,只是一项政策工具;关键还是医疗资源的均衡化,才能避免“扎堆就医”。 先讲一个北京爸爸的亲历:女儿肚疼,到某民营医院肠道科就诊,被告不看儿童;又去区妇幼保健院,被告知周六不验大便;父女俩不得不再到三甲大医院儿童门诊,发现要候诊4小时以上;无奈挂了“特需号”……这是如今很多市民“小病去三甲”的原因所在。要让患者向基层医院分流,就要给基层医院配足、配高设备和专业人员。大医院能配的药,普通医院也能;大医院能检查的项目,普通医院也能,老百姓自然不会挤“三甲”。就上海来说,特别是要恢复综合性医院的儿科。 其次,应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这次市领导在调研中提出要“减少特需服务”,增加妇产科、儿科的资源供给。比如说三甲医院“第一妇婴”,总院设在市中心的长乐路,产房是在一座解放前的老建筑里,床位极端紧张;第一妇婴的浦东分院原本可以起到分流作用,但该院全部是特需门诊,一般生产费用在2万元左右,是普通医院的三四倍,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医院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却没有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新一轮医改的导向正是“减少特需服务”,以纠正之前泛市场化之偏颇。公立医院本来就该姓公;高端的医疗市场,应该留给民营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