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当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消息爆出,引来了一边倒的批评之声,甚至被扣上了“信仰被产业化”的帽子,舆论已经达到沸点。
而在笔者看来,佛教名山是将商业旅游项目作为上市融资主体,而非庙宇资产,更没有人把宗教信仰资本量化,众人根本无需惊诧。
靠山吃山。凭借宗教圣地的声名远扬而发展起来的地方旅游业,准备上市融资时才体会到“成也宗教,败也宗教”的尴尬。
根据资料显示,1997年上市的峨眉山A的主营业是游山票、索道运输、住宿、餐饮、娱乐服务、汽车客运、旅行社以及旅游商品开发、水电与旅游资源开发等。相比峨眉山,正在筹划上市的普陀山、五台山,还有准备第三次IPO的九华山,上市的主体也均为旅游资产,应该归属旅游板块。
据了解,准备上市的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由普陀山旅游集团、舟山群岛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旅游集团三方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上市资产整合对象包括朱家尖旅游集散中心、普陀山索道公司、普陀山客车公司、普陀山客运公司、普陀山吉祥制香厂等旅游企业,其中并不包括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慈云庵在内的庙宇资产。
虽然几大佛教名山上市主体并非庙宇资产,但因为其产业依托宗教威名,上市融资行为便倍受质疑,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与宗教沾边的只要谈“钱”就是耻辱。
而已故北京大学佛学研究巨匠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谈佛》中说: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解决宗教需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最成功的国家是日本。他们把佛的一些清规戒律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既满足了宗教需要,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
其实,宗教场所早就不能独处仙山之外。据了解,普陀山、五台山、九华山等宗教旅游景点的门票都在百元以上,其中以九华山门票甚至高达190元。高昂的门票本身就说明这些宗教场所已经不是单纯意义的朝拜和佛法传播之地,而是作为商业项目被经营,只不过这个项目被赋予了佛教文化的概念。
在笔者看来,既然是商业项目,相对于收取高昂门票,融资只是形式和规模的不同。而且,A股市场上宗教文化景点公司早已屡见不鲜。除了峨眉山,还有北京旅游,该公司旗下拥有潭柘寺、戒台寺、灵山、妙峰山景区等多处宗教旅游地的商业开发和收费权。
对于宗教文化和宗教旅游的关系,台湾慈光禅学研究所所长惠空认为:“旅游产业可作为佛教与社会大众接触的管道与媒介,社会大众透过娱乐性之观光旅游接触到佛教文化,慢慢再由佛教文化进入宗教内涵。
”可见,宗教文化景点的上市融资根本就无需大惊小怪。
佛教名山上市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阻挠,其实根本原因要归结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偏见。去年,当经营扑克、健身房、美容美发、时尚驾校、保安公司、鸭脖子等各种被称为非主流的公司相继IPO时,旋即引起了舆论的大讨论,并将这些公司无一漏网地扔到了
“另类IPO”的堆里。按此逻辑,佛教旅游景点上市更是不仅另类而且荒谬。
而在笔者看来,所谓“另类”便是市场的一种偏见和歧视。作为一家经营性公司,只要满足上市条件,IPO无可厚非,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至于经营项目是大还是小,是主流还是非主流,不过是舆论的强加,而投资者真正应该关心的是企业上市后的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