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近期财经舆论,发现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言下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当前的衰退要经历很长时间;第二,刺激政策无用。这个判断倒也与当下的资产价格走势颇为呼应。
“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概念最早由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在其2009年的著作《大衰退》中提出。辜朝明研究日本1990年代开始的20年萧条之后发现,日本经济之所以长久地陷于泥潭无法自拔,就是因为日本经历的是一场资产负债表衰退。简言之,即日本的居民、企业与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受到损害,在修复之前,经济都无法真正复苏。这一概念类似平常我们所说的“负翁”。举例而言,某企业20亿的权益,举债80亿,获得100亿的资产;如随后发生危机,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比如跌至60亿,则此时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账面上已经破产。
由于当时日本政府拒绝让账面破产的企业及银行真正破产,所以在1990年代之后日本出现大量的“僵尸企业”。这些企业生存下去的目的已经不在于扩大投资生产,而是努力还债,使权益科目转正,企业恢复正常正向价值。所以这一理论就能解释为何日本政府与央行费九牛二虎之力,量化宽松10年之久,但日本经济与通胀仍毫无起色。尽管利率已减至0的最低水平,但企业与个人毫无负债动力,去杠杆而非加杠杆成为不二选择。
吊诡的是,个人理性的选择却可能成为整个社会的非理性决策。居民与企业去杠杆的努力(努力还债与加紧处置之前负债购入的资产),加剧了资产价格下跌的速率。当居民企业辛苦半天偿还一笔资金后,突然发现资产价格又下跌了,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毫无修正。
这一螺旋式的紧缩下跌局面被19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概括为“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费雪研究1930年代大萧条后发现,居民与企业过度负债是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危机发生后,企业为了清偿不当债务,被迫降低处理自己的产品与资产,这一行为导致物价水平下跌,出现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的出现又再次加剧了企业的真实债务水平,从而出现企业越偿还债务、债务越多的负向循环。除非居民与企业的不当负债清偿完毕,整个社会的物价重新出现通胀情形,否则资产负债表式衰退不会结束。
根据以上理论实例,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整个社会的杠杆率快速上升,不当负债增多;第二,由此带来的过高的资产价格无法支撑;第三,去杠杆的行为与下跌的资产价格形成螺旋紧缩效应。对比当下中国的情况,2009年以来,居民、企业与政府的负债水平快速上升,符合第一个特点;但第二个与第三个特点却并未出现。一方面,城镇化行进中的中国,对于房地产的真实需求仍然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支撑资产价格;另一方面,目前居民收入仍在增长,并且尽管目前经济状况不佳,但失业潮却并未出现,也使得居民及企业仍有能力偿还先前负债。明斯基的危机三段论,在投机阶段,只要债务人的现金流能够覆盖利息,是可以维持的。
实际上,在政策稍一放松的刺激之下,土地与房地产价格已经止跌回升。鉴于目前中国的负债大部以土地或房产作为抵押,尽管有现金流的错配,但只要抵押物价值不发生变化,只要银行存款不出现大规模的外逃(从欧美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资金外逃的概率显然是很低的),则被动大幅收缩杠杆的情形不会出现。在中国目前的货币财政体制之下,土地与房地产价格不出现大幅下降,则债务——资产价格螺旋下跌的局面不会形成,资产负债表衰退不会发生。现在的困境,更多的是一种利润表式的衰退,当过高的库存逐步消化之后,经济重新向上(尽管目前看,力度不会太强)的概率是很大的。
资产负债表衰退与“明斯基时刻”以及奥地利学派提出的“创造性毁灭”描述的是同一种情形。然而不同的派别提出的应对方案却大不相同。辜朝明先生在《大衰退》中对日本政府大加赞扬,认为正是日本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弥补了企业与个人去杠杆的副作用,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危机。然而,我们似乎也可以说,正是日本政府迟迟不愿让这些“僵尸企业”、银行破产,才导致了日后长达20余年的去杠杆困局。2001年小泉政府痛定思痛,下决心处置银行不良债权,从而恢复日本银行的正常放贷能力,使日本经济出现了久违亮点。这说明,应对大萧条,创造性毁灭似乎是更佳的选择,尽管这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剧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