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也能局部试点吗?
2012-07-05   作者:钮文新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钮文新

  我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上海开放了国债交易。于是,聪明的杨百万们开始从全国各地收集国债,汇集上海;我还记得90年代初,股票市场开放,于是全中国的股民汇集深圳认购股票。近年来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天津,2009年,一则天津将试点港股直通车的消息,让大量的资金汇聚于天津。
  我干嘛要说这些?因为我怀疑金融开放这件事情,是否可以局部试点?说实话,就因为金融改革开放事关全局,在国际上从来没有过“一个国家境内局部开放试点”的先例。
  金融业和实体行业特质完全不同。当年中国以招商引资为基本特征的改革开放,是集中于实业方向。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以税收优惠为条件的实业引资,税收优惠再诱人,其它地方的工厂也不可能搬家到特区,就算想过去享受税收优惠,你还得搞一个假外资身份,然后到特区从新投资,或反过来收购内地工厂。这样做的麻烦很多,成本巨大。而且,工厂所在当地政府也不愿意你逃向特区,各方面的制约可以自然形成。
  但金融业可以这样做吗?机构可以租间房子、开个账户、拉条互联网线,一切就搞定,成本巨低,而且可以从事全中国的生意。在金钱以光速流动的今天,谁有能力有效管制?谁有能力准确判断拿笔钱该进入,哪笔钱不该进入;哪笔钱是正常的资金流动,哪笔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黑钱”?
  所以很麻烦。前海特区试点一搞,是不是意味着整个中国的资本项目都开放了?如果不是就要管。怎么管?是按照跨境管理?还是按照同属内地管理?是前者等于香港扩大,是后者等于全中国资本项目开放。难怪刘明康会反问,要搞人民币国际化为什么不就在香港搞?问题十分明确,因为在香港搞试点,完全可以明确按照跨境管理。而这一点,在前海特区是模糊的,也极易形成混乱的管理规则――香港一套,特区一套。会形成左手和右手和恶性竞争,形成巨大的、意想不到的管理漏洞。
  有人会说,我们让一部分和香港接轨试点,未来可以让更多的地区和香港接轨,等到全国和香港接轨,不就彻底开放了。我看不行。香港仅仅体现为小地区经济特征,尽管金融规模挺大,但金融不是经济的全部,它不过是为经济服务的工具。所以,金融改革也好,金融开放也罢,说到底“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仅仅就金融论金融,就金融改革开放论金融改革开放毫无意义。
  我们一再强调,所有金融改革开放的步骤,都必须遵从实体经济的利益目标,必须基于更多地为中国争取利益。如果无视这一利益,改革开放的结果都可能是“把中国的经济利益输送给外国人”。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现在就有这样一种倾向:只想开放、不思改革,或者“用开放替代改革”。甚至,有一种熟悉的言论认为,用开放促改革。不错,当年我们确有这方面的经验。但还是那句话,在实体经济方向的开放可以推动改革,因为实体经济的流动速度可以满足改革所需要的时间,但金融不行,它的流动速度太快,效率太高,影响太广,一旦发生问题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立即就会使整个经济面对生死抉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退税养老”利于增加上海金融航母“压舱石” 2012-07-03
· 前海先行先试政策获批 八方面推进金融创新 2012-06-30
· 银行包揽中国金融企业Top10 2012-06-29
· 我们需要怎样的金融创新 2012-06-27
· 政府金融支持滞后小微企业需求 2012-06-2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