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时机已基本成熟
2012-07-02   作者:曹俊(上海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股份制专业委员会主任)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近日,监管层相关领导在不同场合传递了鼓励养老金等长线资金投资证券市场的积极信号。
  在政府相关管理层推动下,养老金入市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反映出管理层对中国股市作为发挥长期投资功能并日趋规范的基本判断,也是提升广大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信心的表现。
  笔者认为,养老金入市的时机基本成熟,相关的政策规范与配套措施还需加快落实,对股市的长期利好将大于短期影响,心理影响会大于实质影响。
  1、养老金有入市的动因,需要通过证券市场的投资保值增值,以缓解现收现付的压力。由于我国养老制度改革新旧衔接、城镇人口老龄化趋势、经济发达程度不平衡、投资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凭证(国债、国库券、企业债及稳健型基金)等原因,使部分地区长期以来养老金统筹账户资金不足,只能通过挪用个人账户资金来填补当期养老金支付的缺口。养老金入市尚需解决统筹帐户挪用个人帐户资金的问题,只有做实个人账户,才能落实受益人与担保人之间不对称的市场风险的责任,避免财产所有人与管理人之间的权利不对称,切实保障个人帐户权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如美国的“TSP养老基金”以个人账户为主,自愿缴费,可以自由选择所投资的基金种类,信托风险较低,个人帐户权益保障机制较为完善。因此,只有养老金的个人账户被做实,其具有远期支付、需要长期滚存的特征,将会产生更强大的保值增值需求。
  2、养老金入市的前提是股市的规范成熟及监管到位,有稳定的现金回报,并具备长线投资价值。去年以来证监会多项新政使证券市场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引导包括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的环境日渐成熟。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作为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提高对股东回报的意识,将稳定的红利政策纳入上市公司发展战略,并根据经营业绩落实到利润分配方案中。证券监管机构要通过切实加强对上市公司红利分配决策过程和执行情况的监管,强化对不兑现承诺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股票尤其是蓝筹股将作为养老金高风险高收益配置的主要投资品种,以获取长期稳定现金收益为目的,养老金有着不能亏损的底线,为了分散投资风险,需要通过多元化投资,所以养老金入市的资产配置比例不会超过三成,国际成熟市场的养老金入市资产配置比例一般也控制在五成以下,并配合严格的避险措施,尽管养老金入市投资的比重较低,但对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贡献将会很大,因此,股市一定程度的规范成熟,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是养老金入市的重要前提。
  3、养老金投资的长期性特征对股市长期稳定发展意义深远,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有限。随着社保资金、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的不断进入股市,以该等长线投资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将逐步形成,尽管投入股市的养老金占比不高总量有限,但作为主流投资的中长期资金,将成为稳定股市的基本力量,其示范效应在抑制股市短线过度炒作,形成良好投资氛围,提振投资者信心方面的作用远大于投入股市资金规模的影响力。但养老金对股市短期的影响力有限,主要是养老金可投入股市的资金总量不大,而且大部分资金将配置到固定收益类的投资品种,因此对股市增量资金刺激作用不大。
  4、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将加速中国股市接轨成熟市场,推动中国股市的投资方式由个人投资为主向委托专业机构投资的转变。目前我国股市不足20%的机构投资者掌握着超过80%的入市资金,而超过80%的个人投资者却只有不足20%的入市资金,与国外成熟市场散户投资者不足10%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就是我国新兴市场的明显特征。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将与股市形成良性互动,在养老金获取入市收益的同时,也是进行投资者教育的生动实践,公开披露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方式、选股思路的信息,将影响一代崇尚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培育出一大批合格的专业投资机构,使中国股市逐步过渡到以机构主导、价值投资主导的成熟市场,在市场容量、投资规模上居于全球前列的同时,加速在投资理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成熟市场接轨的步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延迟退休不如加大养老金投资力度 2012-06-20
· 养老金改革要害在公平统一合理全覆盖 2012-06-18
· 国际板推出没有时间表 地方养老金入市仍在研究 2012-06-15
· 用养老金明晰账说服“延迟退休” 2012-06-15
· 建立个人养老金刻不容缓
2012-06-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