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缺口与出路
2012-06-26   作者:封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养老金关系民众切身利益,近几年不断有关于个人账户空账的报道。而官方公布的数字表明养老基金历年都有结存,如2011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万亿元。那么,养老金到底有没有缺口,我们退休能拿多少养老金?
  要指出的是,不同版本说的“缺口”口径并不一致,反映不同层面的问题。有三个口径,第一种为当期累计的账面余额,即历年养老金收入和支出相抵之后的数额,上面的1.94万亿元就是这个概念。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养老基金收入包括缴费收入和财政补贴,其中财政补贴大约占15%,2010年财政补贴为1965亿元。如果扣除财政补贴,结余虽仍为正,但会大幅下降。且地区间差异较大,上海、福建、天津等已收不抵支,而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等地结余较多。
  第二种口径为当期账面余额与应当累积的余额之间的差距。1990年代中期个人账户开始设立,每个月缴费工资的8%进入个人账户,理论上可得到个人账户总的规模,若当期的账面余额小于当期个人账户应当累积的数额,则养老基金就存在缺口。用这个口径度量,可以肯定缺口存在,有估计认为是1.76万亿元。我国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缴费一部分进入统筹账户,用于支付当期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另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进行投资累积。但由于统筹账户部分严重收不抵支,只好挪用个人账户的资金,使大部分地区个人账户成为名义账户,无可投资。
  第三种口径是预计的养老基金收入和养老金承诺之间的差距,实际将未来的缺口也包含在内。养老金承诺指的是,按照政策,某一时期所有参保者现在和未来需要领取的养老金总额,预计的养老基金收入是可以用于兑现上述承诺的养老保险缴费总额。随着人口老龄化,今后缴费的人数趋于下降,因而这个缺口十分可观。但这一估算隐含诸多假设,如老龄化速度、工资增长率、贴现率等。由于未来不确定性很多,其估计结果只能是一个参考。
  上述三个口径层层递进,反映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对普通参保人而言,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缺口?
  首先,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养老基金的账面余额仍可平衡。一是财政补贴仍有空间,近年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占财政支出比例只有2%左右,可进一步提高;提高国企红利用于补充养老基金的比例也是一个增收渠道。另外,社保基金积累了大约8000亿元的资产,可用于应对突发性的缺口。二是覆盖面还可进一步扩大,当前参保职工占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不到60%,今后若不断扩面,则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改善现金流。
  关于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如果养老基金来源可以有保证,则空账并不会影响养老金,养老金可按预定收益率给付。事实上,对于是否要做实个人账户也有争议。一方面,个人账户能否获得预期收益是有风险的,我国当前的投资管理能力较弱,资本市场不完善,存在诸多限制个人账户运作的因素;另一方面,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仍较高,采用以年轻人缴费赡养老年人的现收现付制模式,收益可能超过个人账户。
  其次,长远看,养老保险收益一代不如一代是必然的。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当期年轻人的缴费支付当期退休人的养老金,由于在建立初期有一些人没有缴过保费或只缴了很少的保费就开始享受养老待遇,所以这个制度早期加入的人,其收益率很高,随着老年人占比增加,越到后面,新加入的年轻人在其中的获益就越少,某种程度上是在为前面的人买单。大多数国家的养老保险是在20世纪初推出,当时人口出生率较高,到了人口老龄化时代,这个制度固有的缺陷就突显出来了。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改革,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一种改革模式是改变现收现付制,建立个人账户。但改革不是在白纸上进行,这其中有很多人的缴费已被退休者用掉,他们的个人账户要有新的资金补充,这个转轨成本由谁承担,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但由于转轨成本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实际上仍是现收现付,个人账户空账,而且缴费率很高。因此,对现收现付制进行改革十分困难,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再次,养老金的收益还要从抵御风险的角度看,一是收入风险,养老金有一部分是与社会平均收入挂钩,因而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养老保险比个人储蓄更能起到消除老年贫困的作用。二是长寿风险,养老保险提供的是生存养老金,寿命越长的人获益越高,有着个人储蓄无法比拟的优势。
  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与宏观经济状况、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养老金的改革需要其他制度改革的配套,否则很难推进。
  近期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引发较大争议就是一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2015年占总人口15%,2030年占25%。这是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鼓励其中一部分人继续工作,对整个社会而言无疑是正确的选择。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可减轻养老保险体系的负担,适应老龄化趋势。
  但当前存在的结构性因素,导致人们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会产生新的不公平。工资收入低的人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工资收入高的赞成。于是这变成一个有利于高收入阶层、权力阶层的政策。而如果劳动力市场完善,由市场决定个人的职业和工资,则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就是一个尊重个体选择的公平的制度。因此,未来的改革还依赖于消除行业和职业进入壁垒,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公平。关于推迟退休对年轻人就业的影响,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替代关系,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民间投资的发展、整体的经济活力。
  需要强调的是,老龄化社会的养老能力本质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提高年轻一代赡养老年人的能力。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有效劳动力供给,将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转移到较高的部门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所在。
  长远看,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作为对公共养老金的补充,是提高养老能力、增强养老金公平性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其他国家企业年金的发展看,一方面,需要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缴费实行税收减免,激励更多参与者;另一方面,需要完善资本市场,提高对资金的监管和运作能力,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国际板推出没有时间表 地方养老金入市仍在研究 2012-06-15
· 养老金结余仅占全球5% 九成网友反对延迟退休 2012-06-14
· 养老金缺口放大加重财政负担 2012-06-14
· 养老金投资运营初步方案或将搁置 2012-06-13
· 调整领取养老金年龄需弹性的智慧 2012-06-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