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挑战政府和国企
2012-06-26   作者:洪平凡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近日,人民银行降息和放宽利率浮动限制的举措引发了分析人士对货币政策走向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热议,大多持赞许态度。笔者也认同其作用,但中国的货币政策机制还需深入改革,实现利率市场化也需克服很严峻的困难。
  央行在这次降息同时还宣布存款利率上限浮动为1.1倍,贷款利率下限浮动为0.8倍。这是央行第一次允许存款利率向上浮动。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举两得的措施:一是试探商业银行和居民储蓄对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的反应,为未来利率市场化作准备;二是通过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扩大使这次的“对称降息”政策达到“不对称降息”的实质结果。
  降息政策执行之后,各大银行均在新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将一年期利率上调至3.5%,与降息政策之前持平,而有些中小银行则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达到3.575%,高于降息政策之前的水平。其结果是,储蓄者没有因为降息政策受到损失,而贷款者从贷款利率的下降中受益。银行则由于存贷利率差别的缩小而损失一部分利润,其利润损失将会在今后的季度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
  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的确是中国向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又一步,但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还面临严峻挑战。不少分析人士把其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主要问题。如,利差可能会缩小而影响银行利润,不良贷款率可能会上升而增加银行风险。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对政府财政和国有企业带来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将比银行更严峻。
  由于央行控制着各项存贷款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的上限,中国政府的国债利率和国有企业的贷款利率长期一直低于“均衡利率”。在一个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经济中,实际利率应与长期GDP增长率基本持平。IMF的一份报告表明,1999至2008年间,发达国家的平均实际利率与GDP平均增长率之差为-0.15个百分点,两者基本相等,其中7国集团为1.26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为-7.96个百分点,其中新兴经济体为-4.15个百分点。中国为-8个百分点左右,是新兴经济体中将实际利率压抑得最低的国家。
  压抑利率的结果是以牺牲居民储蓄的收入来补贴政府投资和国企贷款的成本。银行只是储蓄者与贷款者之间的中介。当然,因为央行控制着各项存贷款利率,银行可以“旱涝保收”地收取利差。但是,中国商业银行享受的3%左右的存贷利率差基本上是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并不比利率充分市场化的发达国家高。压抑利率的最大受益者不是银行,而是政府和国企。
  如果要马上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假如平均利率比现在上涨8个百分点左右,银行享受的平均利差不会缩小很多,但政府投资和国企资金的成本将会大幅度上升,造成大幅度财政赤字和国企亏损。从这点来看,中国实现利率市场化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另一方面只能逐步小幅度增加存款利率上浮的范围,让企业和银行逐步适应,不可能一蹴而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型银行存款利率全部上浮到顶 2012-06-20
· 央行开展200亿正回购 中标利率持平 2012-06-19
· 外资银行房贷利率随行就市有优惠 2012-06-19
· 半数上市银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 2012-06-1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