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处在创新关键期
2012-06-25   作者:杨畅(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装备制造业是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产业发展特征。从1980年代起,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从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技术时代的重大转型,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市场逐渐饱和,装备制造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浪潮逐步形成。
  借助这股浪潮,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吸收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模式,开始了技术提升、技术进步的历史进程。其中,国内装备制造业引进先进技术的手段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一是直接购买先进技术,获得发达国家的技术产权,然后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结合国内的劳动力优势和一定的产业基础,进行生产和销售。二是合资合作共同生产。采取“用市场换技术”的手段,将技术导入合资合作公司,共同开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分享收益。三是先购企业再获技术,利用兼并收购的方式,获得发达国家对应企业的所有权,间接获得技术所有权,随之导入国内进行生产和销售。
  可以说,基于“技术引进”的三种手段,是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初期,充分利用中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最优选择,对于短期内快速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能级和水平,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引进”作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在中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能级相差极大的背景下发生的。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与能级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在市场中直面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使得以往“引进”为主的技术发展方式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技术引进”的渠道不断萎缩。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依赖“引进”的技术发展方式对于经济效益而言,往往周期短、见效快,对需要长期投入、缓慢产出的自主创新造成了严重的挤出效应。因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对于基础性、关键性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现阶段,国内大批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仍然处于跟随阶段,部分消化吸收再创新仍然基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平台,即使是所谓的创新,仍然是在外国基础技术平台上的小修小补,缓慢提升,真正“自主创新”的能力极为缺乏。
  因此,现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应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合理应对外部跨国巨头利用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形成的严重挤压,积极化解内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自觉运用科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意识不强等问题,加快占领国际科技创新高地、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激活科技创新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国内装备制造业的新突破。
  而装备制造业要从目前“关键转折期”有所突破,顺利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可以尝试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进行切入。一是尝试加大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深度。通过对共性技术、基础技术的研究,实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源头创新,获取一批产业级重大原创性技术成果,并通过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催生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二是尝试拓展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广度。推动装备制造业与信息、生物、网络、激光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形成装备制造业的新兴领域,进而衍生出新兴产品,获取市场份额。
  同时,装备制造业要有新的突破,也迫切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政策可以尝试采用内外结合的手段予以推进。
  内部加快构建促进实体经济、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构建支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通过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加强兼并、收购等现代金融手段与装备制造业的合理对接,降低装备制造业开展自主创新的风险,为国内装备制造业向“自主创新”转型提供肥沃的土壤。
  外部加快引进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要素,政府要以制度创新搭建有利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平台,最大限度地释放国内装备制造业技术投入的效率与效益,要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破除一切束缚人才工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最大的诚意汇聚各方精英,为创新和科研团队提供全面支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汇丰6月中国制造业PMI预览指数创七个月新低 2012-06-21
· 美国重振制造业对中国的启示 2012-06-14
· 欧制造业信心降至2年来最低点 2012-06-04
· 加拿大公布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 2012-06-01
· 欧元区公布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4月份失业率 2012-06-01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