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半年A股行情总体低迷,但新股发行仍然是如火如荼,近日中信重工甚至拉开了今年大盘股IPO的序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股市。虽然今年美国股市的行情并不寂寞,但到目前为止,6月的美国股市没有一家新股发行,有望迎来首个“零IPO月”。
这不能不让中国股市的投资者羡慕不已。众所周知,最近几年来,A股之所以持续低迷,新股泛滥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不少投资者与市场人士一次次地呼吁叫停新股发行,但终究不能如愿。
在当前如此低迷的市况下,为何A股没有出现“零IPO月”?放在几年前,这显然不是A股市场的问题。因为在2009年之前,每逢股市低迷之时,管理层往往会叫停IPO以救市,但从2009年开始,在“市场化发股”的名义之下,新股发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美国股市是真正市场化运作的市场,为什么美国股市没有因为市场化而掀起IPO高潮,反倒是A股掀起了IPO高潮?其根源明显是A股市场自身的原因。
中国股市为融资服务的定位,决定了在A股发行新股是不会顾虑市场承受力的。更何况有了“市场化”做挡箭牌,新股发行更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下去。中国股市的高估值,也使得未上市公司有IPO的动力。虽然A股低迷,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倒挂赋予了未上市公司强大的上市动力。目前沪市二级市场市盈率只有12倍左右,但6月份IPO的市盈率居然高达35倍,面对如此高企的发行市盈率,企业当然愿意蜂拥发股。不仅如此,A股宽松的监管环境也使得企业愿意挤到A股市场上来。虽然管理层在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但与成熟的市场相比较而言,A股的监管仍显宽松,哪怕就是像绿大地那样的造假上市,处罚也只是挠痒痒。所以企业都愿意到A股上市,符合条件的要上市,不符合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造假上市。
此外,正是为了融资的需要,A股的发行制度设计是有利于发行人的,是为新股顺利发行服务的。最明显的就是今年的IPO改革,不仅将50%新股份额配售给询价机构,而且还取消了网下配售3个月的锁定期,以调动询价机构参与网下询价的热情,确保新股发行的顺利进行。由于作为询价机构主体的投资基金所掌管的都是基民的资金,盈亏都无需基金公司承担责任,所以基金公司自然会积极参与打新,哪怕就是投资亏损,也要做新股“搬运工”,把一级市场的新股源源不断地搬到二级市场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