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债危机恶化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为应对经济疲软,需采取更有力措施,启动合理住房需求,大规模进行环保投资,促进结构调整,带动整体经济活跃起来。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已由2010年的10.3%,滑落到今年1季度的8.1%。鉴于2季度的主要经济数据弱于预期,估算其GDP增速可能已经破8,连续第6个季度放缓。中国经济增速所以持续回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引发需求疲弱。
首先是欧债危机恶化,拖累中国出口,并对国内需求产生连锁负面反应。其次是有关部门前段时间紧缩力度太大。譬如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多次加息,导致国内需求抑制过度,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近17个百分点。虽然5月份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反弹,但更多是短期因素影响,持续发展趋势依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需求状况也不乐观。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5%,连续第9个月同比增速回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4.3%。
今年前4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只增长14.7%,其中4月份增速仅为14.1%,5月份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3.8%,连续两月环比下降。剔出物价上涨因素后,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更低。5月份PPI价格指数的较大幅度跌落,也反映了制造业企业销售的不乐观,市场寒风阵阵。
更令人担忧的是,欧元区占全球进口需求的三分之一,占据中国出口额的20%以上。目前欧债危机有继续恶化趋势。受其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雪上加霜,全年10%的增长目标难以实现。
不仅如此,出口企业的大幅减产、裁员,还会连锁冲击国内住房及一般商品消费,下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继续萎缩,产生更大经济下行压力,企业亏损、财政减收与大量失业随之而来。这是一种更糟糕局面,要有风险意识与应变准备,不能轻言经济减速、市场低迷已经触底。
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由于外部需求形势不理想,以及可能继续恶化趋势,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就是要采取更有力措施,迅速扩大内需,保障经济动力不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出路。
为了扭转经济下行局面,一段时期以来,有关方面主要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举措。自去年9月份以来,央行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近期又降息0.25个百分点。但是,主要依赖单一货币政策宽松,以及其他小打小闹扩内需措施,并不能够扭转经济持续下行与市场疲软局面。
因此,有必要在实施较为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开辟更大的实体经济需求增长空间,尤其是启动重大终端商品需求项目,以此带动投资需求与生产需求,使得整体经济活跃起来。否则,实体经济缺乏需求增长空间,销售价格疲软走低,企业与投资者盈利前景渺茫,缺乏信心,势必不愿贷款。这就使得金融机构贷款困难,或者是缺乏优质贷款对象,放贷积极性不高。譬如目前欧美日一些国家的信贷情况就是这样。
另一方面,从扩大国内需求来看,由于多种深层次因素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启动缓慢,短时期内难以担纲速效“救市”要求。比如尽管经过努力,今年前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只增长14.7%,其中4月份增速仅为14.1%,5月份环比又有下降。剔出物价上涨因素后,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更低,不能完全对冲外需萎缩缺口。
相对而言,加大投资力度,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确实可以迅速扭转经济下滑、财政减收、失业增多局面。由此观之,近期有关部门快速审批投资项目,在大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
当然,我们在增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选准投资方向。所有新开工项目,不仅要能够在现阶段稳增长,还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所以能够启动过剩领域的扩项目,比如启动钢铁扩能项目。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们不能在增强近期需求动力同时,加剧结构扭曲与产能过剩,制造未来发展更大障碍。
采取更有力措施,开辟经济增长需求空间,除了启动效果迅速之外,还必须带动性强大,能够将经济发展的近、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即在稳增长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结构调整,为今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综合考虑上述条件,现阶段启动国内商品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应当将住房与环保作为突破重点。
一是刺激首套房与改善性住房购买。刺激首套房与改善性住房购买,需要贯彻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同时,也要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身能力,对合理购房予以适当财政补贴。
有观点认为,启动住房需求,是对国家严厉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挑战,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有关部门所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最终目标是改善广大城乡居民住房条件,降低住房负担,包括购房负担与租房负担两个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在坚定不移抑制投机购房需求的同时,对于首套购房与改善性购房,予以优惠利率、降低税负、财政补贴等支持措施,多渠道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加大对于未来商品房供应与出租房供应支持力度,所要实现的,恰恰是我们进行房地产调控初衷,两者并不冲突。
二是大规模进行环保投资。中国在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座城市,不少中国城市榜上有名。其他如江河湖泊污染、土地污染等也很严重。为此,需要投入数万亿、数十万亿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使我们的环境水平,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进行大规模环保投入,需要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环保标准,建立我国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收费数额,使其排放成本明显高于治污成本,借此催生旺盛的环保市场需求。同时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要在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的同时,对于污染环境的责任人绳之以法。否则,生产企业根本没有动力进行污染治理,而是花少量钱买排污了事。
刺激合理住房需求与加强环保投资,对于开辟更大需求空间,调整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消化过剩产能,带动整体经济活跃。住房需求与环保需求都属于终端需求。终端需求的启动,可以带动上游几十个重要行业的发展,使得整个国民经济活跃起来。譬如,目前房地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刚性住宅需求的启动,可以为建筑行业、建材行业、施工机械、物流业开启巨大需求空间。
同样,环境保护的大规模投入,也会催生一个强大的环境保护产业,大量消化吸收建筑建材、机械装备、工程施工的过剩产能,创造成百上千万的就业岗位,进而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扩大税收基础。因此具有极强带动效应,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完全不是其他小打小闹扩需求措施所能比拟的。
2.促进结构调整,将经济发展的近、远期目标结合起来。这是因为,现阶段中国经济最大的结构失调,莫过于工业发展与严重污染的失衡,内需增长缓慢与过于依赖出口的失衡。通过大规模的环保投资,可以实现蓝天白云,清洁水源、安全食品,并且开发“城市矿业”,变废为宝,产出大量宝贵资源等,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通过刺激合理住房需求,相应的迅速启动装修、家具、厨房设施、电器,纺织用品等普通商品销售,对于扩大国内消费比重,扭转过于依赖局面,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以住房与环保作为内需启动重点,可以将中国经济发展的近、远目标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够在增加当前有效需求,增加就业的同时,促进中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以刺激住房合理需求与大规模环保投资作为启动经济突破口,在稳定当前经济增速的同时,也会对于未来物价上涨产生一定推动作用。尽管如此,也必须予以实施。因为从目前实际情况出发,促进经济增长,比较抑制物价更为重要。
首先,迫在眉睫风险是经济下行,并且有可能出现更为糟糕的“硬着陆”局面。由此引发大批企业减产裁员,削弱税收基础,进一步萎缩需求,陷入恶性循环,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产生更大危害。因此,“两害相权取其轻”,要将稳增长摆在更为重要位置,及时出台足够力度的刺激需求措施,防范经济速度的急剧下滑。
其次,经济增长是应对物价上涨的坚实基础。经济增长可以获得很多产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抑制物价上涨。譬如,对于城市房价抑制的最重要措施,应当千方百计增加供应,满足刚性需求,而不是背道而驰。
经济增长可以使城乡居民获取更多收入,提高对抗物价上涨的经济能力;经济增长还可以增加政府税收,增强对于弱势群体及关键部门的财政补贴能力,减轻物价上涨震动,以及釜底抽薪物价上涨基础因素。经济增长及税收的增加,还可以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减少货币印刷,从根源上避免通货膨胀。总之,只能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才能最后实现物价相对稳定目标。
最后,抑制物价不能一个国家单打独斗。目前,为了应对欧债危机恶化,减缓经济下行压力,世界各国普遍实施了宽松货币政策,并且还要加码。譬如澳大利亚今年连续两月两次降息,达到2009年11月以来的最低利率水平;日本则保持零利率水平不变;而美国一直未曾改变数量宽松货币政策。为了抵御欧元急剧贬值而引发的美元汇率大幅上升局面,预计美联储还将推出QE3来,以实现减轻债务负担,增强出口竞争力,实现更多就业的经济战略目标。
在西方主要国家不断释放流动性,中国输入性通胀推力不断加大的大环境之下,我们孤军奋斗抑制需求,不仅解决不了物价上涨问题,反而会因此导致经济增长发动机动力衰减,出现糟糕的经济滞胀局面。
当然,我们强调经济增长比较抑制物价更为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对物价上涨,尤其是其过快上涨置之不理,无所作为。而是要适时、适度,将其摆放到恰当位置,统筹兼顾而已。绝不能够本末倒置,为了后者而损害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