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发布通知称,考虑到循环使用教材特殊性以及印制、装订要求相对较高,中小学循环使用教材价格可在原有基础上上浮20%。此规定自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循环经济本来是一个很美好的名词,但如今却有些变味了。一提到循环经济,人们条件反射地会想到涨价。不是么,为了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价每年至少要上涨一次甚至多次。为了节约电力能源,电价“与市场接轨”在不断加速。为了推动垃圾回收成本与费用相当,垃圾处理费的上涨幅度超过了CPI。涨价几乎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的代名词,给民众的真切感受是循环经济的益处至今在躲猫猫,而不断扩散的涨价效应则让民众有切肤之痛。 循环经济或者说更广义一些的环保经济,本意是正视并且更有效利用日益稀缺的某些资源,由此衍生出的新技术新经济领域。循环经济在专家或有关部门的口中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方向,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长远共赢。因此在推进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杠杆手段来提高使用效率,牺牲一些个体眼前利益。 可是,一旦循环经济被等同于涨价经济,民众就难以认同循环经济的现实合理性。不是说循环经济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么?为什么技术水平的提高换来平均产品价格的上涨?即使循环经济产品在推广初期有前期成本投入高的因素,但这因素是否必然成为涨价理由?难道成本分摊仅仅是民众独自承受么? 迄今为止国家提供更多支持力度的循环经济领域是家电下乡、小排量机动车。可是扪心自问,这两次政府扶持到底是为了推广循环经济,还是为了功利化的国产机动车与家电业发展?尤其是饱受非议的家电下乡,由于财政补贴是给了家电制造企业的中间环节,而没有直接落到消费者头上,导致弄虚作假现象不断,甚至出现了地下废旧家电倒卖生意的红火,财政补贴大多肥了中间商。 相比较家电与机动车,难道教材使用不应加大财政投入?要知道教材对于木材的使用消耗量巨大。有数据显示,生产一吨纸需要3立方米木材,如果每本教材书按1公斤,树按照每棵0.5立方米说,1万本教材书为10吨半纸,需要木材为31.68立方的木材。而树木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尤其是植树造林本对于修复我国脆弱而遭受严重破坏的环境来说,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因此尽可能减少木材消耗是一种必然趋势。 但这绝对不能成为循环教材涨价并且全部转移给民众的理由。换言之民众不应当在所有环节都为循环经济埋单。比如循环教材生产企业、出版部门应当为此减少更多的利润,确保循环教材的公益性。比如教育部门应划拨一定比例的教育经费作为循环教材推广补贴,并且制定严格的价格上限,防止循环教材变成某些人有利可图的生意。 循环教材一定要吸取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推广的教训。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的改革成本全部由消费者承担,商家甚至乘机借推广之名涨价牟利,其结果是一次性餐具有名无实,而一次性塑料袋依然在菜市场大行其道。哪怕循环经济真的产生了刚性成本,也应当由政府、企业和民众三方按照对等原则分摊,这关乎到改革所影响的社会公平原则。没有公平性的改革永远无法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