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元区因欧债危机及经济疲软引发的社会动荡与政府的变更可以看成是公众对只紧缩不增长的抗议。虽然欧盟相关方面在不同场合也表达了促增长的意向,但碍于各种原因,在实际操作上显得“投鼠忌器”。我们知道,无论是在救助“欧猪五国”,还是在加大刺激经济力度上,德国都持反对的立场。例如发行欧元债券、扩大“防火墙”规模,以及进一步的宽松措施等。
这也不难理解。作为怀有统一欧洲理想的默克尔,是想借欧债危机倒逼成员国加速实现财政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一体化。而过多的救助无疑对这一进程不利。事实上我们看到过去一年,欧盟,特别是欧元区财政一体化的进程也在明显加快。
而另一方面,身为保守派的默克尔在帮助身边这帮“穷哥们儿”时却显得十分吝啬。特别是在去年4季度欧元区经济出现负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一些重债国如希腊、西班牙的失业率屡创新高之时,德国的袖手旁观不但无助于缓解危机,反而引发强烈的反弹。
作为一个政治家,不仅要有原则性,更要有灵活性,但我们看到默克尔的身上原则有余而灵活不足。如果默克尔在不断祭出“大棒”的同时能适当扔出几块“胡萝卜”,也不至于酿成今天的局面。这或许和德国人天生的顽固有关,但也不能排除默克尔有意让欧债危机之火不至于过早熄灭,这样德国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低息国债的利好。
然而这种游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危机久拖不决,甚至酿成违约或脱离欧元区,那么德国也会引火烧身。这一点默克尔不会不知道。
接下来的问题是该如何救。在债务危机稍微平息后,经济增长成了当务之急。虽然欧洲央行已经将基准利率降到1%的水平,加上1万亿欧元的LTRO,但仍无法有效促进借贷。我们看到大量的资金仍沉淀在欧洲央行的账户里。这说明陷于“流动性陷阱”的欧元区正忙于修复资产负债表,根本无心借贷。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就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饱受高债务高赤字困扰的南欧国家几乎没有什么财政政策空间。这时就需要德国真正担负起“领头羊”的作用,以更多的财政刺激拉动整个欧元区的增长。
欧洲著名智库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资深研究员、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格罗韦(PaulDeGrauwe)表示:“欧元区呈现典型的结构性问题。虽然南部国家财政刺激的使用空间非常小,但核心国家如德国仍有较大的刺激空间。”
格罗韦表示:过去10年德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率一直很低。同时德国政府能以极低的利率筹资,而德国的失业率也非常低。如果德国动用财政手段刺激经济,就能拉动南部国家的就业与经济。这比单纯的货币手段要有效得多。
我们希望默克尔能真正担当起“负责任的领袖”的角色,这也是能将其他国家团结在自己周围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