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还有五个百分点下降空间
2012-06-15   作者:崔永(桃花石投资)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自2011年12月以来,央行已连续三次降低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金融机构执行的准备金率为20%,中小型金融机构执行的准备金率为16.5%。下一阶段,随着经济运行环境的继续恶化、资本外流态势延续,央行将继续下调准备金率,但问题在于准备金率下调的幅度和空间有多大。
  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央行仅将准备金率由17.5%下调到15.5%,下调了2个百分点。当前阶段的经济形势显然不支持把准备金率由前期21.5%的高位下调到很低的水平。根据相关数据测算的结果表明,准备金率降到15%的水平便达到适度水平。

  保持适度准备金率水平

  毋庸置疑,准备金率水平在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既有实行零准备金制度的国家,如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等;也有准备金率保持极低水平甚至接近于零的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当然也有准备金率保持较高水平的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等。
  具体一国的准备金率水平到底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水平主要由三方面因素决定。一是经济运行情况;二是金融管理体制;三是货币政策框架。在那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相对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较高,往往实行零准备金制度或者即便有极低的准备金率要求,而那些存在极低准备金要求国家的央行往往也几乎不会使用准备金率工具。在那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金融管制现象较为普遍,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相对不完善,风险管理能力也相对较弱,往往会要求相对较高的准备金率。
  尽管现代准备金制度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演化为总量调控的重要工具,但准备金要求作为原始意义上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功能依旧存在。而且,对于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要求金融机构保持相当规模的准备金,从而转化为央行所持有的国债,也是满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这也就是经济学理论里常说的“准备金税”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更加广泛意义上的“铸币税”。因此,无论是从宏观调控,还是防范流动性风险,或者征收“准备金税”的角度来看,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在现阶段,保持适度的准备金率水平十分必要。

  准备金率适度水平为15%

  很显然,无论是在过去的自由银行体制之下,还是目前的中央银行体制之下,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和存续本质上还是起到防范流动性风险的作用。只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之下,准备金率水平的调整逐步演化为央行控制货币信贷,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当然,央行为了征收更多的“准备金税”或者对冲尽可能多的流动性,从而抑制经济过热,往往可以将准备金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这个高度也不可能高到100%的水平,因为随着准备金率的提高,准备金征收的基础即一般存款余额会随着金融机构的规避行为而减少。准备金计提总量与准备金率之间遵循“拉弗曲线”的关系,所以必定存在一个最优的准备金率水平,这一最优水平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理论证明和实践结果表明,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这一最优水平为23%左右。
  但如果不断经济下行,货币信贷持续萎缩,央行就需要不断降低准备金率水平,但为防范流动性风险和征收“准备金税”,央行显然也不会或者不愿意将准备金率降到很低水平。所以,央行只要将准备金率降到适度水平从而能够保证货币信贷增长满足经济发展的正常需要就可以了。根据相关数据测算的结果表明,准备金率降到15%的水平便达到适度水平。
  具体测算如下:按照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GDP增长目标为7.5%,CPI目标为4%,根据合意的货币信贷增速比GDP增速与CPI涨幅之和高约3-4个百分点的原则,2012年合意的M2增速应该为15%左右,对应的新增信贷规模为8万亿元左右。而根据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当前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当中10%来源于发行金融债券,90%左右来自于各项存款;在资金运用方面,大约60%用于发放贷款,20%用于有价证券(包含股权)等方面的投资,还有20%用于上交存款准备金。考虑到每年新增人民币存款10万亿元左右,因此,在不下调准备金率,按照当前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比例,全年新增贷款也会达到6万亿元,剩余2万亿元需要通过央行下调准备金率来实现。按照2012年5月份的各项存款余额85.5万亿元再扣除大约10%不计入准备金计提范围的存款,这意味着每下调一次准备金率,大约释放3800亿元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之下,全年如果满足新增2万亿元的贷款需要,准备金率渠道需要释放2.5万亿元的流动性,如果央行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就需要在一年之内连续下调6.5次准备金率,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月央行需要下调一次准备金率。考虑到2013年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年份,GDP增长目标和CPI增长目标与2012年相差无几,货币信贷增长目标应该差距也不大,所以在今明两年之内,央行需要从去年年底21.5%的准备金率水平连续下调13次准备金率,也就是降到15%左右的水平才能够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将成短板

  进一步讲,在中国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之下,货币信贷增长水平并不单纯由准备金率单独决定的,随着准备金率的不断降低,存贷比要求、资本充足率要求等都可能取代准备金率要求而成为抑制货币信贷增长的短板。一旦准备金率被降到一定程度从而不再成为抑制货币信贷的短板,显然没有进一步降低的必要。
  从存贷比约束角度看,考虑到金融机构为了满足银监会日均考核的要求以及为了避免贷款意外波动的影响,金融机构肯定要使得实际存贷比要比75%的要求低5个百分点左右。历史情况也表明这一点,即便是货币信贷需求比较旺盛的2007年,金融机构的整体存贷比也没有突破70%。因此,如果未来两年每年新增存款10万亿元的话,按照现行的存贷比要求,新增贷款很难超过7万亿元,肯定无法满足8万亿元左右的新增贷款目标了。如果存款不能够随着GDP的增长而有效增长,存贷比要求将会取代准备金率成为制约货币信贷投放的短板,此时,即便将准备金率从15%的水平继续下调,也无法促进货币信贷增长。
  从资本充足率角度来看,资本充足率要求也可能会成为制约货币信贷投放的短板。根据银监会的数据,201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整体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2%,资本充足率为12.7%。此外,2011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整体核心资本为5.3万亿元,而2011年年底的贷款余额为54.8万亿元。据此测算,核心资本与各项贷款余额之间的比值也在10%左右,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基本一致,这意味着各类风险资产余额与各项贷款余额大体相当。而新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即将从2013年开始实施,尽管设置了三年的过渡期,但随着资本充足率要求将逐步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进一步受到限制。到时,如果政府和银行不采取有效措施扩张核心资本或者进一步降低部分贷款的风险权重,资本充足率要求有可能就会取代准备金率甚至存贷比要求成为制约货币信贷扩张的短板。这样的话,央行到2013年以后,在15%的基础之上继续降低准备金率的必要性进一步削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华生: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利好下周A股走势 2012-05-13
· 央行再“微调” 年内二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2-05-13
·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具信号意义 2012-04-20
· 汇丰:中国或推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2012-04-13
· 周小川: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空间很大 2012-03-1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