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市场再现新股“破发潮”。数据显示,本月以来共有14只新股上市,9只遭遇了破发,破发率高达64%。笔者认为,新股频频破发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约束机制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投资者正在用脚投票否决不合理的高价发行。同时,新股频频破发也将倒逼新股合理定价。 在股票市场,收益总是与风险伴生,但一级市场往往被认为是“无风险”市场,通过“打新”获取无风险收益是许多投资者乐此不疲的投资方式。自2009年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新股一直受到股民狂热地追捧,三年来发行的800多只新股中,超过500只新股中签率不足1%,这其中以创业板新股最为疯狂,发行市盈率动辄高达百倍。但是,随着“破发”成为股票市场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认识到,一级市场再也不是一个只盈利不亏损的市场。 6月12日,5只新股上市首日就有4只破发,成为IPO新政实施后最猛烈的一波“破发潮”。究其原因,与市场低迷以及新股定价仍然过高有必然联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层的抑制新股炒作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效果。3月8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出台了抑制新股炒作措施,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些抑制新股炒作的措施大幅压缩了新股炒作空间。 可以看到,在这些措施出台后,明显看到新股申购网下冻结资金呈大幅回落的趋势,新股网下冻结资金已很难出现超过10亿元,新股发行价格及发行市盈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IPO新政实施两周以来,A股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截至12日收盘,年内共有97只新股上市,若以5月25日为“新老划断”分界线,以老办法发行的新股共78只,上市首日算术平均涨幅24.6%;而以新办法发行的新股共有19只,上市首日算术平均涨幅骤降至4.5%。 深交所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IPO新政实施后,新股发行上市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认购的积极性提高,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二是新股定价水平渐趋合理,高市盈率、高发行价以及超募资金过多的现象有所缓解;三是新股上市首日开盘收盘价格变动幅度显著降低,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四是新股上市后,机构投资者卖出新股及买入新股的比例略有提高。 此外,据了解,监管层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老股转让实施细则。此项措施将对资本市场合理的定价带来很重要的示范作用,未来询价人会趋于理性。而且,也为上市公司的新股发行的合理定价,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由此可见,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约束机制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首发市盈率的下降,还是“三高”现象的缓解,这些数据都表明一级市场正逐步走向理性。 而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如果新股的发行价过高,投资者就该学会“用脚投票”。逼迫发行人、承销商、机构询价者合理定价。之前发行人、承销商、机构询价者可以联手推高发行价,结成利益联盟,如果询价者利益受损,就不可能为发行人长期抬轿。这样新股上市定位将会逐步趋于合理,在新股上市后一、二级市场投资者才会有获益的相对保障,而这也正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