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称,从国际上看,有些国家已经实施了65岁或者68岁退休的政策,我国应以延长5年为宜。(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02版) 延迟退休的提法每次冒出来,总要遭到不少民众的痛骂。原因其实很简单指望通过“多缴几年养老险,少付几年养老金”等方式来弥补亏空,方法上虽然简单明了,但这样的思路,不仅对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损害太无理、太直接,而且也有视角单一等诸多不科学之处。 本次重提弹性退休,有几个关键词,成为挑战公众敏感神经的导火索。 关键词一,必然趋势。仅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就能够支撑“必然趋势”的逻辑吗?吕井海提到的国外情况是不能作为参照的:国外的福利政策,可以让人失业了也能保证基本生存;国外的延迟退休,很多并不是因为养老金入不敷出,而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其他原因催生的。如此,怎能强求做法上的效仿? 关键词二,欠账。动辄拿养老金入不敷说事,全然不顾“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是空账”这一事实,反而有意无意地将养老金入不敷出归罪于现有企业及员工缴纳费用少、缴纳时间短。更何况,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提前退休,还掩盖着数不清的腐败、不公以及管理上的粗放。 关键词三,公平。这要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吃财政饭”和“吃企业饭”两大系统,退休待遇差别过大。“吃财政饭”的个人不掏钱,三险足额缴纳且年年增加;“吃企业饭”的,个人与企业共缴三险,而企业则尽量少缴。退休时,二者待遇差距多达几倍。第二个层面,某些垄断企业,因为内部分配格局的改变而“逼退”一部分员工,可以“顺风顺水”地成批办理提前退休。而那些弱势企业员工担心下岗,巴望着能够提前退休,却被“公事公办”地拒绝。这造成“不想退的,企业违规也能办退;很想退的,烧香磕头也无人给办”,在退休金的享受时间上又形成了不公。 关键词四,弹性。既为“弹性”,就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主旨即应该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状况等,实行可以推迟也可以提前的“弹性退休制度”,将选择权交给个人。如果退休政策只往后“弹”,不往前“弹”,哪里谈得上以人为本呢? 百姓的心态,应该是制定政策的晴雨表。退休问题,是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所有这些,都不可能是做一个简单的“养老金账户加减法”能够解决的。如果强制推行,除了引发社会混乱,不可能收获有价值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