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富豪形形色色的显摆行为,频频见诸报端,不时引发公众反弹,其中尤其是年轻富豪征婚,让部分女性趋之如鹜,更造成舆论哗然。针对这些暴发户肆意炫耀财富,不尊重女性,甚至挑战社会价值底线的言行,各种批评声音不绝于耳。 最近,由某个“企业家单身俱乐部”主办的“亿万富豪征婚”系列活动,又占据了不少媒体的版面。征婚活动于5月20日在广州开始首站“海选”,据称,2800名报名者中有320人“脱颖而出”。6月3日,成都站进入“甄选”,报名800多名,最后到场28人,过了“形象、才艺、智慧、心理、感情”等五关之后的女性,却连富翁的面都见不上,仍在“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富翁们恃财自傲,而女孩拜金自贬,20个富豪面对数以千计的女性,俨然旧时代皇帝选妃子,让平头百姓怒不可遏。人类社会不像动物世界那样,奉行雄性动物通过角斗来竞争配偶垄断权的原则,这些富豪的做派已将经济学意义上的不平等升级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平等,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因此被装进了极端原始的形式。如此征婚不仅表明富豪对财富的过度占有,还象征他们对女性的过度占有,如果由此激起“被排斥”男性的“仇富情结”和报复行为,最后的结局恐怕不会是“均贫富”那样温柔了。 奇怪的是,类似征婚多有报道,可最后的收场从不曾交代明白,让人无法断定,到底是富豪们借机炫耀,还是中介机构自我炒作。像这次的主办方某“企业家单身俱乐部”就非常乐于让大家知道,其会员规费每人一年20万元,“海选”保不定只是大型广告而已。如果此说当真,那众多媒体没拿到广告费,为何就一拥而上,白白给人做了嫁衣裳?记者编辑所为何来?只是为了吸引各自受众,获取频道收视率、报纸发行量、网站点击率?如果富豪征婚是挑战社会主流价值,中介机构是无视社会责任,那么媒体热衷此道又是什么性质?仅仅是“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媒体到底是在迎合受众,还是在挑逗受众,乃至塑造受众的品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富豪数量惊人,且有增无减,据报道目前身价上亿的富豪已达6.3万。对于这一群体,尚未见到有谁描绘一幅客观翔实的全景图,公众隔三差五从媒体报道中看到的,不是富豪俗不可耐的炫富,如高调征婚,就是无视底线的违规,如各种同宝马汽车相联系的车祸。富豪中的其他人,他们生活中的其他片段,为何绝少见报道,充其量只有偶像剧中的矫揉造作?在当下中国媒体上,如果说有哪个群体的社会形象最坏,恐怕就是富豪,即便贪官,大约也只能位列次席。 今日中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工薪阶层的努力,但也离不开企业家的艰辛,这两个群体之间存在利益的此消彼长,但更多的还是“共生”或合作。尽管由于体制性原因,两个群体之间在分配共同生产出来的财富方面,不尽公平,但也不是完全的零和游戏,全被一方独占。企业家即富豪较为集中的那个阶层,如果其聚敛财富并非全靠“心黑手辣”,为什么其生活方式包括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行事风格,到了媒体那里就全部形同变态或异类? 媒体塑造这一阶层的形象时,到底是无意识地暴露了所有不那么成功者的“酸葡萄心理”,还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给以失真处理?如果媒体不那么起劲,少报道一些“富豪征婚”之类的新闻,“无围观则无显摆”,对有意炫耀的富豪,至少可以起到冷处理的效果;对借机自我炒作的机构,可以逼迫他们掏出真金白银来拿时段或版面,财务压力会改变他们的广告策略;而且对那些心理失衡的人员,也可以舒缓下焦虑,全社会都可以因此而心平气和些。这不比逐臭般地围着部分富豪的出格行径鼓噪,更接近媒体应有的良知、责任心、操守和身份? 一句话,仅靠媒体来改变宏观环境,做不到,但少一点起哄,让公众眼前清亮些,耳根清净些,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