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对稳步推进金融国际化、金融改革创新及深化金融对外开放提出了明确的措施和指导意见。由此,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在步入国际化轨道。
可以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为四年前那场金融危机以及近两年爆发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而提前到来。这轮金融改革重在吸取欧美国家治理经济金融方面的经验教训,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避免实体经济“空心化”。
确实,当前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如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及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等。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压力进一步增大,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更加体现出金融改革的急迫性。
为此,要加快金融改革力度,加快金融转型升级,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国家在今年3月份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此充分发挥温州民间资金和民间金融的作用,加强对温州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发展给予重要的支持所做出的重要政策部署。一旦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取得成功,可以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带来示范效应,“温州金融模式”之花也会在全国金融领域内绽放。
无独有偶,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在4月12日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强化金融扶持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外溢发展,其中包括推进前海股权交易所建设、加快深港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等内容。尤其是加快深港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可谓是深圳金融创新的突出特点之一。深圳推出重大金融创新措施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引导和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的有效结合,推进在前海开展场外交易市场发展、金融业综合经营、资本项目开放和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等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业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实体产业利用金融资源的质量和方式,增强实体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果深圳的金融创新政策能够尽快出台并落实,不仅对深圳以及广东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深圳金融创新模式”在全国金融领域内也将开风气之先。
在笔者看来,日前八部委重磅推出的《关于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指导意见》,对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具有战略意义。很明显,该指导意见的推出,为下一阶段推进我国金融国际化改革奠定了基调,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货币等方面,勾画了近期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基本图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换言之,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新阶段,在此期间,全球的金融资源正在进行重新分布,大国的金融发展也正经历凤凰涅槃,在这样的经济金融形势下,我国过去的金融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进行战略调整,进而确立我国金融国际化战略目标和重点。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改革应从以往立足于服务国内的金融市场改革为主扩展到着眼于逐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需要,金融贸易和金融投资的开放路径将由“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金融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和整体格局也必须立足于国际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金融改革更加注重内外部均衡、金融结构优化以及注重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国际化,需要从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货币、成熟的金融机构和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等全方位展开。
为此,《指导意见》在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国际化方面着力强调:第一,采取措施扩大人民币对外使用;第二,稳步推进金融机构国际化;第三,适度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可以说,随着上述金融国际化措施尽快付诸实施,不久的将来,中国资本项目管制将进一步放松,中国金融开放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境内外企业融资效率将更高,流动性和透明度也会更好,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将达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