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中担当主角
2012-06-04   作者:左晓蕾(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左晓蕾

  5月PMI同比增长50.4%,比上月回落2.9%,显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仍在50%的临界点以上,仍属温和的放缓。分析今年前4个月数据,经济放缓主要是无效投资放缓,但民间投资显示有效性高于其他投资主体,因此,不论是从有效投资需求创造角度,还是从投资资金供给角度,民间资本和民营经济都应在稳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4月投资增长同比增长20.2%,比1月至3月增速回落0.7%,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同期增速回落4.8个百分点;铁路运输同比-43.6%,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油气开采的投资增速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回落。房地产投资以及有色金属等领域的投资下降,应是房地产调控以及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结果。铁路运输投资下降,也与政府调整铁路发展总体思路有关。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严重不合理,过度依赖泡沫化的房地产和过剩产能产业的无效投资,使得经济非常脆弱,稍做调整经济增长就不稳定。增长结构调整刻不容缓。稳增长需要“稳投资”,而通过创造有效投资需求的过程,一定伴随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最近被批准的两个钢铁项目属于恢复无效投资需求的思路,迟早会再尝苦果。
  货币数据也从另一角度显示有效投资需求不足。4月M1同比仅增长3%。M1主要是短期存款增长指标。与过去比较,3%的短期存款增长是比较低的。这显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存款脱媒,即资金没有存入银行而直接成为不同领域的投资资金。这与当前民间流动性充裕投资活跃的情况吻合。二是银行信贷的有效需求不足。银行信贷是有乘数效应的。如果经济活动活跃,信贷和存款在银行间周转会不断流动,创造货币的同时,M1也会随之增长。换句话说,较低的M1增长显示信贷存款转换在银行间缓慢,银行的乘数效应较低。
  货币数据也揭示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在严格调控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后,银行信贷增长疲软,说明无效投资需求在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中占比较大;第二,经济增长放缓不是流动性不足,盲目增发货币,很容易流入无效投资领域,重新释放过剩产能和再次泡沫化房地产,累积经济中更大的问题。
  所以,创造有效投资需求是稳增长的关键。有效投资需求如何创造出来?所谓有效投资需求应是有合理利润回报的投资。而今年前4月全社会利润总额却萎缩了1.6%。分类数据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萎缩了9.9%,外资港资台资企业萎缩了13.2%,但私人企业增长20.6%。
  另外,分地区的数据显示,中西部投资增长高于东部,这可能与西部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建设仍落后于东部以及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枢纽优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没有有效发展的原因,所以中西部具有创造有效投资需求的潜力。调整投资思路后,存在交通运输有效投资需求的中西部理该合理恢复并加强投资。
  如果将创造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际上任何行业、任何地区都有巨大潜在有效投资需求。从能源约束的角度,中国目前GDP单位耗能是美国的七倍,日本的十倍。高耗能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可以通过向高端制造业转变,向服务业转变而得到有效改善,这种转变本身将创造巨大有效的投资需求。从环境约束的角度,中国现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6.8吨,高于5.3吨的全球平均水平,高于东南亚各国4.3吨的平均水平。虽然美国和欧盟各国人均排放分别是17.8和11.6吨,但欧盟和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8至10倍。美国开始大规模使用天然气,在缓解石油依赖的压力的同时,将有助于美国进一步降低人均排放水平。美国的总量排放下降,中国就会首当其冲面对国际社会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压力。中国降低排放的努力,比如加大天然气使用和开发,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消费”,而不是仅仅扩大生产规模,同样可以创造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并进一步保证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近期多部委合力形成的正常组合拳释放了三个重要信息。第一,稳增长思路重点放在创造有效投资需求上,第二,有效投资需求的创造以私人投资为主。铁路、电信、银行、证券、卫生领域都降低门槛,允许民间资本参与,这与前些年的政策方向明显不同。结构性减税也是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第三,民间资金在有效投资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垄断行业,成为投资的主要力量。如果允许民间资本用BOT和其他模式参与重点项目的投资,民间资本民间资金就能名副其实成为稳增长的“主角”。
  居民储蓄从2007年的14万亿上升到去年的35万亿,规模巨大。若其中的20%转化为“稳增长”的有效投资,就能增加7万亿投资。只要引导得当,稳增长“不缺钱”,且民间资金投资有效性更大。可见,货币政策仍可继续保持稳健,而央行印钞票的“透资”行为则适得其反,会带来经济新的进一步不稳定。
  过去25年,16个中等收入国家收获了7%的高增长,但只有7个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巴西是其中之一。有报道显示,2011年巴西人均收入已达到了11000美元,其三次产业的比重大约分别是5.8%,26.8%和59.1%,非农业劳动人口超过80%,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我们的三分之一。
  巴西的经验显示,坚持结构调整的经济体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较大。这也告诉我们,当前创造有效需求保持经济稳增长一定要与结构调整同步,以抓住发达经济体深陷危机无暇他顾的时机,推动以内需增长为主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鲁冠球:民营经济只是遇到了一道坎 2012-03-12
· “稳增长”须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2011-12-26
· 温州民营经济正遭遇史上最困难的时刻 2011-10-02
· 贵州扶持民营经济做强鼓励发展特色产业 2011-03-30
· 山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五大差距 2010-11-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