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中国B股市场已完成其历史使命,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B股体面而稳妥地退出历史舞台,但各方面对此尚存分歧。股权分置改革中老股东以让利换取流通权的方式解决不了B股问题,B股已有流通权;折价换股的方式也存在法理障碍;B股直接换成A股面临A股市场尚未开放问题。因此,如何提出可行方案是解决B股问题的重点所在。本文借鉴QFII、香港怡富基金的经验,提出一种解决思路。 B股退出历史舞台,需要解决如下问题:第一,汇率问题,主要是外资流出,这个相对好办。目前两市B股市值约1650亿人民币,占外汇储备的1.14%,因此即使B股完全退出,对外储影响甚微。况且2001年后,B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国内个人投资者。第二,A股市场尚未对外开放问题,即B股投资者中的外国投资者怎么办。第三,B股改革是否会影响A股市场的“维稳”。这是能否妥善解决B股问题的要害所在。 笔者认为,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监管部门解决B股问题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监管部门可以先征集社会及业界意见,在形成正式方案后,公示期不少于三个月,以便所有的B股投资者知晓,也便于不接受该方案的B股投资者在市场自由套现。 其次,监管部门批准设立至少两只(上海、深圳因分别使用美元、港币为交易货币,因此分开是有必要的)B-QFII基金,额度上限不妨宽泛些。在事先三个月公示的登记日,B股投资者必须把所持B股申购B-QFII基金——当然完全可以允许B股投资者同时以一定比例的现金申购。这实际上是成立沪、深两市的B股ETF基金。 经一定的批准手续后,这些B-QFII基金正式成立,并立即成为上市LOF基金。这些基金在成立后不再接受申购,但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封闭期后也允许赎回。为公平起见,赎回时应允许归还其原有的外币(美元或港币,下同),但二级市场交易在过渡期内可以外币交易,也可以人民币交易,也可以两者混合(如简单计,则只允许人民币交易)。境外投资者如在二级市场卖出,可以通过原托管券商/托管银行进行换汇。这些B-QFII基金,可以采用外资、大券商和前十大基金三方合作方式,但必须托管在大银行,以方便投资者。 再次,过渡期后,QFII可以把对应的B股直接转为A股。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过渡期不应少于3个月,甚至可以是一年,以便投资者充分了解,同时提供足够的自由选择。 二是有A股的上市公司,既可以以1:1的比例直接转为A股,理论上也可以分别过去20个交易日的加权价作为“合并日”的开盘价,当日可以考虑不设涨跌幅,这可以由该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决定。 三是无A股的纯B股公司,以1:1比例转为A股,其开盘参考价则为停牌前的B股价乘以开盘前一交易日的外汇牌价。应该明确,纯B股公司如尚未进行股权分置,则最好在提出方案后再在A股复牌——当然也可以规定在3-6个月内解决,否则就是S股,这些S股按照现行制度规则管理即可。需要明确的是,B-QFII基金持有的由B股而来的A股,在过渡期结束、卖出原有A股后,即可自由买卖其他A股。与目前的QFII基金最大的区别是:一旦投资者赎回后,其份额不再增加。 四是关于B股账户的解决。对于国内的投资者,可以允许该账户直接投资A股,当然再投资必须以人民币。对于境外投资者,则可以继续保留B-QFII基金。以开放的精神看,这些账户未来可以允许其购买其他的QFII基金,甚至适当时候允许其购买A股公募基金,但在国家决定人民币完全自由可兑换前,不得直接购买A股股票。 五是为解决原有境外投资者的货币兑换问题,可以考虑一周兑换一次。事实上,这是个技术细节,不必讨论过多。 B股问题的解决,实质上也可作为A股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契机,可以作为股市制度红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而这对于资本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