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
2012-05-30   作者:王勇(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王勇

  自温家宝总理上周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之后,市场弥漫着对中国经济形势悲观的预估,有的甚至已下了“硬着陆”的结论。笔者认为,这实在是很大误判。当前中国经济增速虽在放缓,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仍在预期目标区间。
  的确,去年至今,我国经济连续五个季度放缓。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放缓压力进一步增大。从最新统计数据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月同比增长9.3%,为2009年5月以来最低纪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月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2%;发电量同比增速由3月的7.2%下降到0.7%;人民币贷款增加6818亿元,同比少增612亿元,其中票据融资达到了2407亿元,占比竟然超过三分之一,信贷需求萎缩较为突出,同时,银行信贷投放也较为谨慎等等。不过,拉长时间距离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基本属于正常现象,过于忧虑和悲观乃至产生急躁情绪,恐怕还是思维方式未能适应新变化的缘故。
  不妨细细分析一下。
  第一,经济增速从去年一季度的9.7%降至今年一季度的8.1%,只是放缓,属于“软着陆”,而且放缓压力再大也只是放缓,不存在“硬着陆”的问题。第二,今年3月,温总理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将今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5%。其战略意义就在于,使增长目标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目前我国经济正运行在政府预想的目标区间,以经济增速放缓换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到位,说明增速放缓是符合调控目标。相反,如果二季度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至7.8%左右,而三季度、四季度又企稳回升,比如又重返8%以上,则全年平均必定大大高于7.5%,那恰恰是没有实现今年的预定目标。第三,经济转型期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投资的方向选择问题,国家最新的产业政策支持的产业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等虽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毕竟属于新兴领域,企业对于其投资周期、管理技术、风险控制等都因为缺乏经验而不敢贸然出手;而传统粗放型产业,因受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而不能投资,如此一来,投资需求焉得不降?
  中国经济既已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那就不可避免也会有周期性,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里,我们早已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和逻辑,对如何适应中速增长水平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这一课是非得赶紧补上不可的。尤其需要认识清楚的是,中速增长可能是个相当长的时期,对此,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但又不要过分放大外围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不能因受一些短期因素的干扰而使轻易改变发展战略。实际上,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定下了今年的基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因此,稳增长,当前最根本的还是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彻底改变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局面,确保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以增强我国经济后劲和抗风险能力。
  不久前公布的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说,今年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将进入实质的操作阶段,与之有关的领域如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改造、现代服务业等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机会。这份研究报告还说,今年对于中国是一个关键时点,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或有放缓,但按照“十二五”规划展开的结构调整大幕将真正开启。由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真正呈现,中国经济质量的提升值得期待。
  要继续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多下工夫,首先应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技术支撑,合理的经济结构反过来又能对科技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报载,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天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以,目前应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还应尽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先导性、自主性的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兼并重组,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当然,为防止外围因素意外恶化造成对中国经济的急速下拉,扩大内需理应是我们稳增长的“撒手锏”。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可通过实施就业发展优先的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适度降低税率(尤其降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营业税以及增值税税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新兴的消费业态等措施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多种途径。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继续出台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至于投资需求,重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切忌依赖集中批项目而形成的项目投资冲动和投资扩张。为此,笔者建议尽快推出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的实施细则,以全力提高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活跃度。
  在加大商业银行对产业转移的信贷支持力度方面,今年下半年,商业银行应按国家最新产业政策的要求,积极引导市场信贷需求,并且通过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和跨境人民币业务,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展高新技术领域的跨国并购。提高审批效率,支持境内企业加大对境外的战略性投资。有条件的银行还应充分抓住加速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加快完善全球网络布局,推进境外机构落地经营,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和国际化发展,实现本外币信贷结构的合理布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瑞信预测中国经济刺激计划规模在人民币1-2万亿元 2012-05-28
·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012-05-24
· 评《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2012-05-21
· 货币政策无法将中国经济带出低谷 2012-05-21
· 评《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2012-05-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