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在武汉召集“东西南北中六个代表性的省份”调研经济运行情况,并给出13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这当然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正式转向。而这一政策转向也当然是对的,但问题是,早知今日再度拉动内需,我们何必用两年的时间,兢兢业业地压制内需?
不是吗?我们一直提示,紧缩货币政策就是最有效、最典型的压制内需政策。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两年,而且是银监会、央行两家机构,一个通过不断提高监管指标紧缩货币,一个通过不断地提准、加息紧缩货币。如此之大的力度前所未有,而政策效果无不集中于内需的压制。
有人会说,这样的紧缩是在纠正4万亿投资的过错,问题是:真能有效修正这样的过错?我们当年投下4万亿元,难道不是为了拉动内需?难道不是看到外需猛跌,而试图以加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从而保住中国经济增长,保住充分就业?那为什么没过多久要180度大回转,通过大力度的紧缩货币压制内需?回答当然是,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
我真要讥笑那些连通胀定义都没学好的“经济学家”。通胀定义是:在纸币条件下,如果货币过度发行,超过商品供给能力,那将引起物价一段时间的普遍上涨,这样的一种经济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所谓通胀必须具备一个基本前提——一定是货币多发,达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程度,然后是物价“普遍”上涨。请问,中国在整个金融危机期间,什么时候出现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没有,中国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也就是供给过剩。又如何会总需求大过总供给?
的确,物价确实上涨了。但是,这个物价上涨是在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条件下发生的,那一定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成本推动。
更重要的是,通货膨胀对于总需求的描述,实际指的是“主动性的总需求”,而绝非被动性的总需求,中国4万亿元基建投资所创造的需求,完全是被动性的总需求。既然如此,就算经济刺激计划退出也该从财政政策一端退出,为什么要从货币政策退出?而且用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组合,这是不是太荒唐了?我们早就解释过,积极财政政策会让政府项目吸干贷款,而对主动性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民间经济将被迫大幅萎缩。
此结果是中国经济“失速”——当动力达不到平稳飞行的要求时,突然快速跌落。现在是不是已经发生了这样的问题?我看是。六省份负责人反映的经济情况就是:“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下降等矛盾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也是13项拉动内需政策出台的重要背景。只不过是“保增长”换成了“稳增长”,但“稳”和“保”又有多大差异?
说什么都晚了,现在要恢复经济动力,不是不可以,但经济代价巨大。
总体感觉,政策在走向“适度宽松”。请注意,适度宽松不等于扩张性政策。就像我们坚决反对货币政策从紧,但并不意味着支持“扩张性货币政策”。我们一直认为,货币政策必须适度,而现实经济状况下的“适度”标准应当是“中性偏宽”。同样,放松银根也是针对货币政策过紧而言,希望其尽快恢复到至少中性水平。
我们总是被极左或极右的思维方式所困扰,就像没学好数学的小学生,只知道正数和负数,但总是忘记“0”这个非正非负的数字。该吸取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