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费“旱涝保收”的好日子或将终结,监管部门正研究探索按照“对称浮动”的方式调整基金管理费收取模式。看来,这个被“痛骂”了多年的话题将有解决之道。 从1998年问世至今,国内公募基金的管理费提取一直是“铁饭碗+大锅饭”,由此饱受投资者的诟病。曾有债券基金跌破面值而停收管理费,也有基金承诺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则暂停计提管理费用,可整体而言,固定管理费模式“坚不可摧”。这意味着基金公司收益只与资产管理规模相关,而与投资盈亏及持有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统计显示,基金2011年遭遇“史上第二大亏损额”,各类基金整体亏损达5004亿元,但64家基金公司合计收取管理费288.64亿元,只比2010年减少4.83%。 正因为有固定管理费的“温床”,基金公司被疑忙着营销搞大,容易产生扩大基金规模的冲动。已有专家指出,基金规模过度膨胀可使其获取的管理费增加,但会影响基金的业绩增长,从而损害基金原持有人的利益。 如今,基金管理费模式改革引起管理层的重视。证监会负责人日前与广东投资者座谈时表示,对于投资者质疑基金管理公司“旱涝保收”收费模式的合理性问题,证监会十分重视,正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公募基金和基金经理的约束。 据称,“对称浮动”方式是指确定适当的业绩浮动标准,保证基金公司能够收取一定管理费用的同时,在基金公司投资业绩好于预定目标上线时上浮管理费,在投资业绩低于预定目标下限时必须同等水平降低管理费。此外,鼓励基金按照管理费的一定比例计提业绩风险准备金,在基金年度投资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时,基金公司可以将业绩风险准备金返还基金资产,以弥补持有人的损失。 “对称浮动”相当于采取“基础费用+绩效浮动”,其中绩效浮动部分与基金投资业绩挂钩。若此项改革使基金公司与持有人的利益紧密捆绑,应该会受到市场的欢迎。设计合理的“对称浮动”如同绩效薪酬,可起到一定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虽然“对称浮动”先保证基金公司收取一定管理费用,与市场期盼的基金盈利才收费仍有差距,但较之现行的固定费率是一大进步。在此基础上设立业绩风险准备金,当基金投资业绩表现欠佳时,通过返还方式弥补,也是对持有人的一种安抚。 固定收费模式无助于“留客”,相反,由于基金公司与持有人间的利益背离,导致持有人“用脚投票”。尽管基金公司近年不断发行新基金,但基金的总规模呈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上证指数小幅反弹,基金也实现了扭亏,却还是遭遇净赎回570.61亿份,四分之三基金公司的基金份额缩水。取消固定管理费模式,有利于降低弱市中的投资成本,改善基金持有人流失状况。 王亚伟的辞职,以及基金经理跳槽频繁,让反对浮动费率的一方担心此举影响到基金公司收益,致使基金管理队伍更加不稳定。其实,挽留优秀的基金经理,应该考虑给他们戴上“金手铐”,而不是大家继续吃“大锅饭”。此次传出的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着手开展相关工作,以持有人利益优先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完善基金公司股权政策、促进公司独立运作、形成多元化的组织结构与股权形式,探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实现持有人、员工、股东利益有机统一。 可见,基金经理手捧“金饭碗”,不能以牺牲持有人利益为代价。建立针对基金经理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才能争取持有人等各方的多赢。打破“旱涝保收”的基金管理费模式是时候,这也体现了以持有人利益优先为根本的出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