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定价权博弈之路注定曲折漫长
2012-05-17   作者: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张茉楠

  国家推出原油期货目的很明确:争取石油定价权、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确立。但从现实基础条件来看,全球石油定价中心能否随着石油消费需求中心转移而转移,中国能否由此建立真正的石油定价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盼已久的原油期货交易即将登陆上海期货交易所。国内原油期货上市的筹划早有铺垫,并在今年开始加速,随着合约草案的基本确定,交割品种、交割方式及交割单位也都初露端倪,加上政策的助力,市场对国内原油期货正式启动寄予了很大期望。然而,推出原油期货远不是推出产品这么简单,毕竟石油定价权中心的转移与博弈,将是一个极为复杂曲折的过程。
  就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看,目前共有八个原油品种符合国内原油期货的交割标准,涵盖了伊拉克、阿联酋以及国内的胜利油田等八类油种,同时也与纽约、伦敦上市的原油期货合约形成了差异化。全球石油期货价格标杆是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和纽约轻质油。作为全球三大石油输入地区的美国、西欧,每年进口原油都在5亿吨左右,美国的进口原油大都依照纽约的轻质原油计价体系,西欧等国家则依照伦敦的布伦特原油计价体系。与之相较,每年进口量约9亿吨原油的亚洲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每年进口原油都在6亿吨以上,却没有自己的原油计价体系,主要参考布伦特和迪拜原油计价体系计价。
  纵观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演变,世界石油价格定价机制经历了从西方垄断寡头石油公司定价,到欧佩克定价,再到以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定价机制转变的过程。眼下,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是全球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全球原油贸易的50%左右都参照布伦特原油定价。事实上,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在130多亿吨左右,通过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只有20亿吨左右,大部分都没有实物交割。
  本世纪初,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石油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成为复合的金融体系,扩大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外延和内涵,形成了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化”趋势,这也就意味着石油金融化已经使石油价格之确定逐步脱离供需基本面,石油安全本质上已转变为“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美元量化宽松向全球释放出海量的流动性,石油等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油价基本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先行指标。
  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据相关统计,当前国际市场流通的石油美元达1.4至1.8万亿之巨,而这些“石油美元”又以回流方式变成美国的股票、国债等证券资产,填补美国的贸易与财政赤字,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下顺差的平衡。多年来,欧佩克的巨额石油美元与东亚国家出口型经济形成的大量商品美元一起支撑着美国的经济,也由此构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这样一个稳固的资本流动封闭环,并深刻地影响了全球财富分配的流向。
  因此,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本质,是美元定价权及其主导的期货定价机制,这种失衡的国际战略分工,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迫切认识到应建立相对独立的石油定价体系。尤其对中国而言,近几年来石油对外依存度大致每年提升3个百分点,2011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远超美国。去年欧佩克一揽子油价平均每桶107.46美元,以每吨为7桶来初步估算,我国去年原油进口花费1910亿美元,接近新增GDP的两成。截至去年底,中国石油储备能力为40天,不及美国的七分之一,能源安全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因此,争取新的石油定价权已刻不容缓。
  此外,与发达国家完善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相比,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步伐虽快,但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全球的石油消费需求中心将“由西向东”转移。根据BP《2030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和印度两国的能源需求总和将占全球需求总量的35%。因此,未来围绕石油的核心矛盾将从OPEC与OECD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步转移到新兴经济体与OPEC之间的供需稳定问题上,如能尽早形成亚洲的能源定价中心,将能大大扭转全球石油贸易体系中“亚洲溢价 ”的不平等现象。
  所以,国家推出原油期货目的很明确:一是争取石油定价权;二是保障中国石油安全;三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但从现实基础条件来看,全球石油定价中心能否随着石油消费需求中心转移而转移,中国能否由此建立真正的石油定价中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的中国金融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建立全球性的石油金融交易平台还有不少障碍。中国必须先把市场做起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然而,由于成品油定价机制尚未理顺,国内原油进口和流通体制还存在种种限制,市场竞争并不充分,目前我国的石油交易主体还没有实现多元化。有报道称,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公布的208家会员名单中,82%为包括期货公司和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仅有6%为石化现货交易商。其中,主要包括中联油、中联化、中化、中海油、中油燃料油等大型国有油企,也有少数民营企业和BP等外资油企。依据国际经验,没有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市场很难做大,更难以形成全球的影响力。
  此外,就计价货币而言,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尚未确定原油期货的计价货币。笔者估计很可能是先以美元计价,然后逐步过渡到以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用人民币计价,当然有利于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虽然当下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利率也尚未市场化,参与期货交易交割的人尤其是境外投资者,除要承担价格波动风险外,还要承担利率和汇率波动风险。但是未来以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是大方向,因为只有形成石油人民币,才能称得上具备了真正的石油定价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推出原油期货重在培养“人气” 2012-05-16
· 原油期货连续四个交易日走低 2012-05-08
· 原油期货涨至一个月高点 2012-05-02
· 3月末中国原油库存环比增加2.0% 2012-04-20
· 原油期货走高 2012-04-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